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我區把居民小區作為城市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從“效”字著手抓機制、“嚴”字著眼抓黨建、“實”字著力抓服務,探索黨建引領小區微治理,加快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后十米”。
一、抓實“三方組織”,筑強治理微堡壘
強化黨組織對小區治理的引領作用,探索形成“小區黨組織+自治組織+物業服務組織”三方聯動治理格局。
一是建強小區黨組織。按“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設在樓棟”要求,單建聯建黨支部79個、網格黨組織152個、樓棟黨小組243個、黨員中心戶253個。推行小區黨支部書記兼任業委會(自管小組)負責人、黨小組長兼任網格長或樓棟長,構建形成“小區黨支部+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小區治理架構,推動黨建引領微治觸角進樓入戶。
二是建優小區自治組織。社區黨組織全程把好業委會成員人選關,指導有條件的67個居民小區成立業委會,122個老舊小區成立自管委(自管小組),引導67名小區黨員在業委會競選任職,建立黨員過半的“紅色業委會”18個,助推小區自治有序有效。
三是建好物業服務組織。全覆蓋成立社區環境和物業委員會,指導華譽物業等19家有條件的物業企業成立黨支部,引導經典物業等3家企業創成星級“紅色物業”。引進四川能投潤嘉、翠和物業2家國有物業企業進入三江老舊小區、民樂居小區提供物業服務,試點成立金廈星管家等18家社區企業進駐恒興苑等21個老舊小區承接基本物業微利服務,填補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空白。
二、抓實“三項機制”,建構治理微平臺
探索建立黨建引領小區協作、協理、協辦治理機制,推動小區治理常態化、平臺化、精準化。
一是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實行區級部門“點對點”,聯系幫扶居民小區,定期研究協調跨層級、跨領域重要事項。推動建立公安、住建等多個部門聯動協作平臺機制,會商推動老舊院落(小區)、商住小區、安置小區等3類58個小區進行示范打造。
二是建立多元共治機制。搭建“童議金沙”等自治平臺25個,形成居民共建共治的常態化議事機制,成功調解老舊小區遺留問題、風貌整治等糾紛288個。建立“仁和媽媽”“建中樂治驛站”等道德宣講團25個,開展典型選樹活動190次,培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名、全國文明家庭1戶、全國最美(五好)家庭3戶。搭建“軍哥說法”等法治平臺19個。探索“黨建+多元調解”模式,開展法治服務115場(次)。
三是建立精準協辦機制。依托“智享**”集成信息平臺,建立“線下走訪+線上智享”協同模式,721名全科網格員深入開展走訪一線,收集居民背街小巷路燈照明、急救知識培訓等訴求建議2萬余條,提交小區黨支部審議27類1.46萬條,通過智慧平臺精準協調城管、衛健等部門資源解決1.2萬余件。
三、抓實“三類服務”,提高治理微效能
創新推行點單式、延伸式、參與式等多類型服務,打通小區治理“神經末梢”。
一是點單式配套服務。以綜合改造和服務提升為主,采取居民“點餐”方式,投入22.8億元實施“六改一同步”改造老舊小區270個,利用棚改拆除空地新建智能停車場33個,建設見縫插綠、方便居民的“口袋公園”59個,不斷滿足小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休閑、協商議事等需求,推動配套服務和治理能力雙提升。
…… 此處隱藏36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