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覺醒年代》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覺醒年代》觀后感》。
近期熱播的《覺醒年代》藝術地再現了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對于一名共產黨員來說,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是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信仰是照亮人生的光芒,是指引方向的燈塔。俄國作家契訶夫曾說過:“信仰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共產黨人對信仰的忠誠是融入了血脈中的,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對李大釗來說,是“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的豪邁誓言;對方志敏來說,是“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無悔堅守;對夏明翰來說,是“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無畏壯舉。革命先烈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之所以能夠威武不屈、前仆后繼,就是因為他們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就是因為他們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實現充滿信心。
青春因信仰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的確,當近代的中國陷入水深火熱之時,無數共產黨人,為了信仰,放棄了安逸生活,選擇浴血奮戰于御敵的沙場;為了信仰,他們放棄了功名利祿,甘于默默無聞于輝煌后的平凡。正是那些為信仰而生的青年一代,讓歷史不是乏味的時間碎片的堆積,而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的沉淀。作為共產黨人,堅定無比的信仰,就是我們處于任何困境、面對任何困難都能無懼無畏、慷慨而行的精神支柱,就是我們在面對任何風險挑戰時都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力量源泉。
青春時期樹立的信仰也在新時代的征程里彰顯力量。在喀喇昆侖之巔,面對風與雪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肖思遠在戰地日記中寫道“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犧牲時24歲;在脫貧攻堅戰場,江西修水“90后”扶貧伉儷吳應譜和樊貞子主動請纓,到深度貧困村去駐村,只為改變百姓貧困的面貌,將生命定格在青春的芳華里;倒在扶貧路上的“時代楷模”黃文秀同志、數十年甘于奉獻扎根偏遠落后貧困山區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富清同志、“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掃雷排爆英雄戰士杜富國同志、等等。誠如一位學者所說“你有信仰,中國便充滿力量。”個人如斯,民族如斯,國家如斯。在2021年“十四五”開啟的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當下,更需要我們凝聚在信仰的旗幟下,挺起民族的脊梁,譜寫更加壯麗的篇章。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