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食品工作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食品工作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召開全市食品工作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國務院和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精神,通報2021年以來全市食品安全及產業發展情況,總結交流食品監管和產業發展經驗成效,分析研判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全市食品安全及產業發展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安全問題,小到家家戶戶的一日三餐,大到學校、醫院、機關公共食堂,全到從田野地頭到飯店餐桌的生產供應各個環節,都必須確保百分百安全。因為食品安全一旦出現問題,不僅僅會威脅到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影響到整個農業產業、食品工業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倉儲物流、服務消費等各領域的發展,進而影響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下面,我結合前面*同志通報的情況,重點圍繞形勢的把握、關鍵的環節和措施的落實,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時刻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以“零隱忍”的標準重整行裝再出發
去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職責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不斷完善舉措,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總的來看,有這么五個特點:一是監管責任“實”。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市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部署了“十二大攻堅行動”,有效推動了縣區政府和食安委成員單位監管責任落實,做到了有章可依、有規可循。二是保障水平“高”。全年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特別是高效順暢保障了藥博會、馬鈴薯大會等大型節會的食品安全,為我們打造高質量、高品質的節會品牌和發展節會經濟奠定了好基礎。三是監管力度“大”。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食品風險防控機制全面落實,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0萬余家次,完成市級食品抽檢近1萬批次,抽檢合格率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四是智慧監管“強”。目前,全市有3574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加入“*食安”APP智慧監管平臺,應用率居全省第二,監管效能顯著提高。五是品牌創建“多”。渭源成功命名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市累計創建5個縣區(全省共創建46個縣區),示范帶動效應不斷增強。
從前面*同志的通報和平時掌握的情況看,我感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食品安全隱患難以杜絕。雖然我們抽檢快檢覆蓋面和合格率走在全省前列,但市衛健委監測到食源性疾病突發案例時有發生,這說明檢驗檢測還有遺漏,食品安全隱患常在。食品安全中1%的風險,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講都是100%的不安全。二是進口冷鏈食品監管還有漏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已經追溯檢查到不進總倉而直接進入流通和餐飲環節的“體外循環”情況,這還不排除有未能追溯的情況,增加了安全風險。三是基礎監管力量比較薄弱。農村“智慧監管”覆蓋面不高,部分鄉鎮市場監管所人員長期從事職責以外的工作,沒有專職開展食品安全監管,有的鄉鎮市場監管所人員配備不足,日常監管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監管容易出現漏洞。四是成員單位監管合力不足。部分單位“當官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落實不夠到位,就農村食品監管的“昆侖”“清源”“凈流”三大行動而言,相關部門間信息不共享,協同推進合力不夠,行動成效大打折扣。五是“雙安雙創”進度緩慢。去年計劃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的*和*,都沒有如期完成創建任務,這個問題發人深省、發人深思。這些問題反映在職責上,反映在干部作風上,反映在工作落實上,就是問題改了又犯、隱患除了再現。比如,農村酒席等集體聚餐活動,一個鄉鎮一個人根本監管不過來,加之群眾缺乏食品安全意識,像去年*縣連兒灣鄉發生的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問題也就帶有了必然性,甚至還有釀成更大事故的風險。對于這些問題,各縣區、各有關部門都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必須以“零隱忍”的標準嚴格要求各自的工作,絕不能心存僥幸、麻痹大意。
…… 此處隱藏314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