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區環境治理專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區環境治理專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新生態對黨員干部而言,就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態;對百姓生活和城市發展而言,就是要有良好的環境生態。把環境治理作為專項內容集中安排部署,是近年來市委工作中的頭一次,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區環保工作會精神、推動綠色發展的具體行動,標志著我市環境治理工作站在了新起點、開啟了新階段。“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天的會議只是部署,更重要、更艱難的是目標任務的執行落實。
一、提高認識,把握大勢
環境保護是關系當前與長遠、國計與民生、和諧與穩定的大事,加強環境保護形勢緊迫、任務艱巨、意義深遠。
(一)環境治理是歷史和現實賦予的重大課題。環境是最稀缺的資源,生態是最寶貴的財富。**歷史上曾有“七十二連湖”之美景,引黃灌溉歷史悠久,“塞上江南”美名遠播,是西部難得的宜居宜業寶地。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長,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加劇,資源環境承載力已近上限。不同于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修復不僅是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前志的過程,更是幾十年、幾代人不懈努力的永久性工程,尤其是土壤、水體等自然環境,一旦破壞,往往造成不可逆的后果。近年來,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深入開展“美麗**行動”,大氣、水體等自然環境有了很大程度的修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居西北首府前列,“**藍”倍受贊譽。一方面,我們要鞏固環境整治的成果,打響“環境名片”;另一方面,要正視PM2.5等指標遠超規定標準等現實,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堅決打一場環境治理的攻堅戰。
(二)環境治理是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生態是最重要的投資環境,也是最有潛力和價值的生產要素。**進入工業化轉型、城鎮化提升、現代化加速、國際化拓展的重要時期,處理好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新常態下的區域競爭,已由區位、資源、政策、軟環境等優勢向人居環境優勢轉變。現代城市發展實踐表明,城市文明程度、環境質量和城市形象,是一種可轉化的生產力要素,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本。正如建華書記指出的“**是西部適合人居住、適合人旅游的聚集地,是**最大的優勢。”我們要保護、放大這個優勢,強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狠抓染污治理、生態修復,有效增強環境承載力,把**的自然資源、氣候稟賦轉化為生產要素和發展性資源。
…… 此處隱藏791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