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留心!遠離公文格式中的高發錯情》,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留心!遠離公文格式中的高發錯情》。
規范的公文格式雖然看上去是“細枝末節”,卻是公文具有法定權威性和強制約束力的顯著表現,也是保證公文質量和辦文效率的重要保障。
黨政機關公文格式標準依據的是《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2012)。實際工作中,公文格式常見的不規范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01 該具備的要素被遺漏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范了公文格式18個方面的要素,包括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每一個要素都有其特定意義,一旦遺漏可能會引發一定后果。
比如,份號是公文印制份數的順序號,作用是加強文件管理和利用,涉密文件如果未標注份號,會直接影響文件的分發、查對、清退和銷毀。
又如,密級應標而未標。個別單位甚至在直接轉發上級單位涉密文件時漏標密級,后果可想而知。
02 該調整的要素不到位
我們經常說的“紅頭”也就是發文機關標志,按照《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再加上“文件”二字,二是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
以××市委辦公廳為例,前者對應的是“中共××市委辦公廳文件”,一般是普發性的下行文;后者對應的是“中共××市委辦公廳”,所有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都被“一網打盡”。
工作中,有的單位仍在使用發文機關名稱加括號和文種的形式,如“中共……委員會(通知)”“中共……委員會(請示)”,這顯然不規范。
…… 此處隱藏69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