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各位同學: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與大家進行交流,今天我授課的主題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專門闡述,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在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又對“人才”的含義提出了新的定義,只要為我所用、人盡其才,都是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也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探討研究的問題。下面我有幾點看法與大家進行交流討論。
一、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一重要論斷,闡釋了新時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重大戰略意義,明確了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出發點。對此,可從以下3個方面來加深認識。
第一,全面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地位作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揮了事關全局的重要作用。10年來,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穩居同期全球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每年職業院校和高等學校向社會輸送數以千萬計專業技術人才后備力量,從業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培訓上億人次,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教育、科技、人才事業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卓越貢獻,已載入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光輝史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朝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新征程上必然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繼續發揮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第二,深刻認識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歷史使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把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置于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確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應地對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納入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黨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根據這一重大戰略指引,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及其他強國建設協調推進,必將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 此處隱藏292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