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實現偉大夢想》,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實現偉大夢想》。
同志們:
“斗爭精神”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發揚于中國共產黨理論發展和奮斗實踐。發揚斗爭精神,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克難制勝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寶。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反復強調要堅持敢于斗爭。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他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我們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與此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把“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列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之一,充分說明了新時代新征程發揚斗爭精神的重要性。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發揚斗爭精神,蘊含深刻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
一、發揚斗爭精神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守正與創新
馬克思主義是適應無產階級斗爭需要而產生,又在斗爭實踐中不斷向前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具有徹底的革命性和斗爭性,發揚斗爭精神是其鮮明的理論品格。中國共產黨發揚斗爭精神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在黨和人民事業推進中不斷創新、完善馬克思主義的斗爭理念和斗爭方法。
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存在辯證關系的理論蘊含著斗爭意識產生的必然性和斗爭精神的重要性。斗爭精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它以客觀規律和現實條件為基礎,反映著社會存在的某些形式、內容和變化,又能夠隨著社會形態的轉化和發展而不斷向更高的意識形態階段演進。同時,斗爭精神作為變革性的社會意識,滿足了被變革社會的需要,具有產生的必然性。斗爭精神不僅依存于社會物質發展程度,而且反映了人民群眾的主動意識。馬克思主義認為革命性的社會意識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創造性。斗爭精神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高級形態,已經不僅僅是人的對象性的感性活動,它完成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想的飛躍,它一產生就明確指向亟待變革的社會現實,有著鮮明的目的性。我們應當充分肯定精神活動在人們改造客觀世界進程中的能動作用。作為指引人們打碎舊秩序的精神力量,斗爭精神在社會文明的改革量變和革命質變過程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引導著廣大人民群眾投身斗爭實踐,改造舊世界。所以,在社會文明的物質和實踐滿足變革要求時,需要作為社會活動主體的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推動變革的實現,這是斗爭精神作為革命性意識的價值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的復雜局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號召發揚斗爭精神,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從思想意識層面樹立起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觀念,切實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涵養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意志和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保障。
…… 此處隱藏685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