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同志們:
黨的建設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系統環境方面,與黨的政治路線緊密聯系,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在系統內部方面,各種要素相互聯系、整合運轉、互動共進。綜觀黨的百余年歷史,從毛澤東首次提出“偉大的工程”,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賦予執政黨“偉大工程”新的時代內涵,再到習近平總書記概括“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三次歷史飛躍形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征程中,緊緊圍繞世情、國情、黨情變化,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進行的賡續探索,不斷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作出新的歷史定位,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重塑推進不同時期“偉大工程”的實踐路徑,確保了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也步入新征程。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重申,必須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正確認識時代風云變幻和黨的歷史定位轉變,不斷深化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演進、時代特征、科學內涵、歷史定位、理論主題和體系結構的認識,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演進和時代特征
從語義學角度分析,“偉大工程”是一個涵蓋眾多范疇的系統性整合概念,包括特定時期黨的建設的歷史背景、時代氛圍,以及黨的歷史方位、政治路線、組織狀況等各種主客觀要素。把黨的建設提升到“偉大工程”的高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系統思維和辯證思維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實踐創舉,是以黨的建設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以從嚴治黨推動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
(一)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提出及理論內涵
毛澤東是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的締造者。1937年,毛澤東在《實踐論》中引用了“工程”一詞,從哲學視角提出任何“工程”都“需要一個長的努力過程”,需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螺旋式發展進程,具有典型的長期性、復雜性、系統性特征。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首次獨具匠心地把“工程”概念移入黨的建設之中,形象地把“正在進行之中”的黨的建設稱為“偉大的工程”。這個時期的偉大工程亦可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形象比喻,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體現著鮮明的時代要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特別是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內外形勢急劇變化,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黨的組織已經從狹小的圈子中走了出來,變成了全國性的大黨。這些都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出新的挑戰。與此同時,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浴血奮戰中,日益深化著對中國社會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理論的認識,并逐漸積累了關于加強黨的建設的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正是在此基礎上,毛澤東以“偉大的工程”來形容黨的建設的系統性、艱巨性、復雜性,強調全面開展黨的建設各方面條件已經成熟,必須把黨的建設提高到黨的工作大局和中國革命全局的高度來整體認識和系統推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具有特定的科學內涵和理論體系。伴隨長期的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發展,“偉大的工程”聚沙成塔、凝聚成形。在理論體系上,“偉大的工程”以領導革命戰爭、奪取政權來定位黨的歷史方位,以“建設什么樣的黨、為什么建設黨、怎樣建設黨”為理論主題,要求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展開,必須遵循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堅持民主集中制,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努力建設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
(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提出和完善
…… 此處隱藏595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