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堅決守住“三關” 繼續上好家風建設“必修課”》,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堅決守住“三關” 繼續上好家風建設“必修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眉山考察三蘇祠時強調,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
在黨的百年奮斗征程中,許多優秀共產黨人在家風家教方面嚴于律己、從嚴治家,樹立了立身齊家、弘風重教的典范,如周恩來的“十條家規”、習仲勛的“勤儉持家”、楊善洲的“苛刻家教”等紅色家風故事,都廣為流傳。下面,先讓與大家共同重溫一下兩位老一輩革命家和一位先進模范人物的家風故事。
一、周恩來的“十條家規”:領導干部要作嚴于律己、遠離特權的示范
人民敬愛的好總理周恩來就是言傳身教、嚴于律己的典范。周恩來和鄧穎超1925年結婚,膝下沒有親生子女,收養了三個干女兒。他為自己親屬晚輩立下了“生活要艱苦樸素;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十條家規。這十條家規的核心內容就是決不允許家人享受任何特權,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先考慮自己,而要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
周總理的良好家風,不僅當時對各級干部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對今天領導干部如何處理好黨性與親情、家風與作風的關系,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領導干部為官從政,必先“正好家風、管好家人”,帶頭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樹立好的家風家規,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不能顛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義利、放縱了親情。對領導干部來說,良好的家風不僅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更是防腐拒變的“消毒劑”,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做到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心系群眾、抵制特權,培育嚴正家風、涵養優良黨風。
二、習仲勛的“勤儉持家”:把節儉樸素、力戒奢靡作為傳家寶
習仲勛同志特別注重“勤儉持家”,把節儉樸素、力戒奢靡作為傳家寶,嚴格要求家庭成員和身邊工作人員,注重培養孩子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習仲勛一生節儉,他常給孩子們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米粒掉在飯桌上要撿起來吃掉,菜碟上剩的菜汁要用饅頭擦干凈吃掉。在家庭的熏陶影響下,習近平總書記秉承了老一輩嚴正清廉、勤儉持家的家風傳統,對家人要求也非常嚴格。他擔任領導干部后,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我的旗號辦任何事”。無論是在福建、浙江還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會上鄭重表態:不允許任何人打他的旗號謀私利,并歡迎大家監督。
節儉的家風使人清廉,勤奮的家風促人進取,樸素的家風使人務實,良好家風是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前提,也是領導干部謀事創業的保證。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樹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勤儉持家觀念,營造克勤克儉、戒驕去奢的家風環境,時刻保持“久入芝蘭之室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的警醒,始終做到慎初慎始、慎微慎獨。
三、楊善洲的“苛刻家教”:給子孫后代留一個清清白白的人生
被譽為“活著的孔繁森”的楊善洲,出身貧寒,歷經磨難,擔當黨的領導干部后,仍兢兢業業、勤勉為政、清正廉潔,一輩子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對自己和家人卻要求非常嚴格、近乎“苛刻”。他擔任施甸縣委書記時就多次謝絕了組織的好意,沒有將家人轉為城鎮戶口。如今,大女兒仍在家務農,二女兒、三女兒分別是小學教師和煙草公司的普通員工。他對自己家人嚴厲和苛刻,其實飽含了對家人深沉的愛。他知道,只有從自身做起,堅持原則、堅持黨性,在家中涵養傳承優良家風,才能給子孫后代留一個清清白白的人生。
…… 此處隱藏111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