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關于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制度創新發展與治理效能提升研究與思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關于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制度創新發展與治理效能提升研究與思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系統闡述了我國國家制度的多方面顯著優勢,明確強調要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保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把“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為今后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巡視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應在實踐中更好地發揮治理效能。十九屆中紀委五次全會公報強調要“使監督體系更好融入國家治理體系,釋放更大治理效能”。當前,系統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巡視制度的創新發展與治理效能,尋求進一步提升巡視制度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徑,對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實踐突破與制度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巡視作為加強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總體部署,深入推進巡視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黨中央制定巡視工作五年規劃、確立巡視工作方針、深化巡視政治定位、完善巡視制度、強化巡視成果運用,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開創了巡視監督新局面。
1.改善體制和架構,確立了“準垂直”的領導體制
在國家治理過程中,垂直領導或對應領導往往最能直接發揮領導作用。黨中央發布的《中央通告第五號———巡視條例》雖然明確規定了“以指示信等形式不斷督促地方黨組織貫徹執行”等內容,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央無法真正做到對各地進行直接領導。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巡視制度經歷曲折發展,但“指導”關系并沒出現大的變化。出臺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規定:“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成立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分別向黨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負責并報告工作。”這一規定事實上固化了中央巡視和省區市巡視之間“指導性”的體制關系。盡管這種體制在實踐中比較切合地方實際,有利于發揮地方“主體”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黨的十八大以后,這種領導體制發生重大變化。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據此規定:“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應當加強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巡視工作的領導。”這種由“指導”到“領導”的關系變化,實現了巡視工作領導體制“準垂直”的突破。
2.拓展巡視領域和層次,形成全覆蓋的工作格局
縱向的全面性和橫向的系統性,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全覆蓋的兩大重要取向和目標。新時代,巡視工作的領域范圍不斷擴大,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巡視工作格局。橫向上,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這一要求,巡視工作的領域性全覆蓋全面展開。中央巡視組將巡視對象分為地方、部門、央企、金融和事業單位五個板塊并分別進行巡視;地方巡視組也在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全方位巡視,“從中央到地方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已全部實施了巡視工作全覆蓋”。縱向上,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一屆任期內,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為基準,巡視工作的過程性全覆蓋強力推進。特別是市縣黨委巡察制度的確立,不僅完全消除了監督的死角和盲區,而且使全覆蓋固化成為一項重要制度成果。
3.配套規則和程序,構建多維度的支撐體系
…… 此處隱藏505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