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政研室主任寫作真經: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政研室主任寫作真經: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
起草講話稿需要有參照,看看過去說過些什么,了解一下別人怎么說,這都很正常,有時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簡單的“拿來主義”則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參照物”直接變成“標的物”。那樣的做法,說穿了是站位有問題,是以寫稿者為本位,而不是以講話者為本位。
起草領導講話稿,說難亦難,說易亦易,如果不是講特殊的完全個性化的問題(那樣就無處可抄了),如果只是從一個“寫手”的角度寫滿字數應付交差,確實是一件頗為容易的事。要講一個問題,查一下過去說過的,搜一下別人怎么說的,略作改頭換面,拼拼湊湊,幾乎“立等可取”。正如那句帶著譏諷的“名言”所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如果是這樣的話,出來的講話稿可想而知:面目似曾相識,話語耳熟能詳,實在讓人提不起精神來。導致的結果必然是:領導不滿意,自己難長進。領導講話一般要表達對一些問題的獨到見解,講出一些有新意的話,你起草的稿子或者老生常談,或者拾人牙慧,怎能令人滿意?文稿寫作雖然不同于文學創作,但也是一個帶有創造性的活兒,倘若我們總是降格以求,滿足于拼拼湊湊,把本具創造性的活兒變成機械性的活兒,看起來忙忙乎乎,儼然是這個行當中的“角色”了,實際上還沒有掌握其中的門道為,又怎么會有快的提高、大的長進呢?長此以往,則會誤人誤己。
根據多年從事文字工作的體會,起草領導講話稿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所謂走“省事之門”,概括起來一個字,就是“抄”——抄過去說過的話,抄別人現成的話。當然,起草講話稿需要有參照,看看過去說過些什么,了解一下別人怎么說,這都很正常,有時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簡單的“拿來主義”則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參照物”直接變成“標的物”。那樣的做法,說穿了是站位有問題,是以寫稿者為本位,怎么省事怎么來,怎么便利怎么弄;而不是以講話者為本位,去琢磨客觀狀況怎么樣,領導需要怎么講。
所謂走“需要之門”,其內在要求是把握事物和問題的本質,講到點子上,直接標準就是領導滿意。為領導起草講話稿,必須以領導為本位,從領導的需要出發,最終滿足領導的需要,這是構思文稿、起草文稿、修改文稿必須始終緊扣的“原點”。那么這個“需要之門”如何走?粗分一下,大致有如下三個環節:
…… 此處隱藏324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