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我們黨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年代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已有100年的歷史,貫穿始終的就是這樣一條紅線: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今天,我想我們大家更加熟悉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八個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這既是一位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也是一位中國共產(chǎn)黨人永葆初心本色的生動寫照。
這句話出自在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臨近結束時,菲科突然問,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習近平主席回答,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
那么大家覺得何謂“無我”?
我從三個方面去理解它,
首先,“無我”是無私、忘我。
幾年來,習總書記頂風雪、冒酷暑、踏泥濘,50多次考察調(diào)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先后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人民領袖始終牽掛著貧困群眾、始終想著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數(shù)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億萬人民和衷共濟、團結奮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qū),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無數(shù)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shù)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xiàn),無數(shù)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脫貧地區(qū)處處呈現(xiàn)山鄉(xiāng)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他說過,一個舉重運動員,最開始只能舉起50公斤的杠鈴,經(jīng)過訓練,最后可以舉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過我的努力、通過全中國14億多人民勠力同心來擔起這副重擔,把國家建設好。我有這份自信,中國人民有這份自信。這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甘于“無我”、赤誠奉獻的豪邁宣言。
是無畏、舍我。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爭中,營長陳紅軍、戰(zhàn)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zhàn)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zhàn)友,戰(zhàn)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戰(zhàn)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zhàn)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在看完戍邊戰(zhàn)士英雄事跡后,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英雄所說的一句話:“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戰(zhàn)士們?yōu)榱酥袊I土不惜犧牲自己,愛國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從中感受到他們清澈的愛。這讓我想到了那句話“寧可高原埋忠骨,絕不丟失一寸土。”這就是無畏、舍我的精神。
是無愧、真我。
張桂梅40多年里她徹底燃燒了最好的年華點燃了一盞希望的燈。1974年,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xiāng)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當時,因為貧困山區(qū)教育的落后和不對等,因為“讀書無用”“重男輕女”的觀念,許多女孩的求學之路在初中就戛然而止。這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為此,她“像乞丐一樣”,四處奔走籌集經(jīng)費。2008年9月,張桂梅創(chuàng)辦的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這個讓人讀起來熱血沸騰的校訓飽含張校長給每一個孩子的信心。12年來,張桂梅讓1804個可能輟學的女孩走進大學。一個嬌憨的少女燃燒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其他女孩子的生命里。當“自我”完全融入“大我”,這樣無愧于人民的“我”,方是共產(chǎn)黨人的“真我”。
“不忘初心”,這是來自歷史深處的啟示;“牢記使命”,這是面向未來的莊嚴承諾。中國共產(chǎn)黨人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視野、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也有“大海依舊在那兒”的信心,每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人都應該永懷著這份初心,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努力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