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經濟專題黨課講稿: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與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背景》,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經濟專題黨課講稿: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與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背景》。
一、中國面對的國際經濟環境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加劇了大變局之“變”,世界經濟發生了許多根本性變化。特別是中美經貿關系的變化深刻影響著中國與美國、與世界的經濟關系。這些外部環境變化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具體來看——
(一)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態勢終結
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洗禮后,2010年世界經濟出現明顯的回升勢頭。在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里,全球GDP總體呈上升趨勢,年均增長率保持在3%左右。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由于疫情沖擊和行政管控帶來的次生經濟災害巨大,全球經濟增長態勢終結,將進入下行調整期。
2021年4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3%,衰退程度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嚴重,可以說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同時,報告還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提速,經濟增長將達6%,但各國經濟復蘇進展不一且存在明顯分化,中國經濟復蘇領先全球,經濟增長將達8.1%。并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4%。
總之,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加速終結了全球經濟高速增長的態勢。在全球經濟下行過程中,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經濟增長可能出現短暫反彈,之后放緩,全球經濟波動幅度將會增大,持續穩定較高的增長恐難實現。
(二)全球供應鏈遭受重創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各地均采取了較為嚴格的邊境管控措施,限制了人員特別是貨物的流動,這使得國際貿易大幅度萎縮,全球供應鏈出現裂痕。盡管有志之士呼吁要加強全球供應鏈的國際合作,但疫情蔓延引發的以xx利益和公共安全為名的調整供應鏈、建立本土供應鏈體系傾向,將加速全球供應鏈收縮,打擊生產全球化、投資全球化。
中間品貿易萎縮,國際投資加速下滑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供應鏈體系的發展,中間品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體。我國作為貨物貿易大國,在全球中間品貿易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間品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0%以上,占全球中間品出口的10%以上,中間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70%以上,占全球中間品進口的15%以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收縮,將加劇中間品貿易萎縮,對我國中間品貿易構成一定沖擊。
在生產全球化中,國際直接投資迅猛發展,2007年達到創紀錄的1.83萬億美元,但在金融危機后大幅下挫。近年來,全球國際直接投資一直低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更是出現了斷崖式下跌,2020年全球國際直接投資金額下降了42%。受疫情影響,生產、投資全球化收縮,國際直接投資將陷入相對低迷期。
(四)利己主義抬頭,高標準經貿規則遇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一些xx實行的單邊主義,已經對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有效性構成威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人類共同面對的公共衛生危機,原本需要各國團結協作、聯合抗疫,強化各國間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抵御經濟下行風險,但卻出現以鄰為壑、推脫責任、指責他國的非理性行為,排外情緒、極端的民族主義和利己主義思維開始抬頭。單邊的利己主義與加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沖突,將成為未來困擾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突出矛盾。
…… 此處隱藏889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