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思政教師培訓材料:思政課以新媒體講道理》,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思政教師培訓材料:思政課以新媒體講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明確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這一論述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性質、規(guī)律和內容,強調了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了目標和效能要求,也為思政課以新媒體講道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本質”的對象化:思政課以新媒體講道理的實踐邏輯
1.“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中的“本質”和“道理”。從思政課教學實踐角度出發(fā),“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中的“本質”包括思政課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課程性質,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教學規(guī)律,以及兩者所規(guī)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主要內容。這些主要內容在高校思政課中以各種教學主題呈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上述“本質”的對象化,要求思政課教師辯證把握教師教、學生悟兩個方面的教學規(guī)律和接受規(guī)律,將“講道理”的“道”寓于“理”中。這里的“道”包括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立場、觀點、方法的自覺領悟、認同、運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和自覺擁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和弘揚,對成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自覺擔當。這里的“理”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分解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事理、情理三個層面。
2.教學設計中寓“道”于“理”的空間和時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規(guī)律,有意識地從理論空間和教學時序兩個方面來反向鋪陳。在教學內容編碼時,將“本質”自上而下、由里及表地分解為“真理—事理—情理”三個理論層次,將教學要點和素材“一網(wǎng)打盡”;在教學過程中,則要反過來將三個理論層次按照“情理—事理—真理”的順序自下而上、由表及里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依循“現(xiàn)象—案例—主題”的順序,自然而然地感受情理的感召力、事理的說服力、真理的生命力。只有尊重青年學生的認知特點,將高度抽象的本質,還原為事物發(fā)生的具體現(xiàn)象,才能吸引學生注意,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把自發(fā)的情感升華為自覺的意識和行動,以此提升思政課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效能。
…… 此處隱藏400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