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講稿:厲行勤儉節約培樹崇高風尚》,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講稿:厲行勤儉節約培樹崇高風尚》。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視頻,給我帶來很大的觸動,首先我們共同來分享一下這段視頻。這就是最近網上點擊量很高的一段視頻,叫《父親五元的午餐》,就是這段視頻被部分小學列為教學素材,看到這里我就不禁想到:這是誰的父親,是誰的丈夫,又是誰的兒子?相信每個人看完視頻后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大家可能關注他的午餐、他的住宿環境,也可能關注他樂觀的心態,而我關注的是他那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那么今天我就結合身邊的例子,與大家共同來聊一聊“勤儉節約”這個話題。
一、勤儉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多勝百川
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做出重要指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作為各級黨員,更加要緊跟領袖步伐,厲行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從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到現在的習近平總書記,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應該堅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但反觀我們的日常生活,浪費現象卻屢見不鮮。那么下面我來講一講以下四點浪費現象:
(一)“舌尖上”的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這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句口號,更應該落實到行動中。最近,我在餐廳的垃圾桶里看到大量的剩菜剩飯,這就不禁引起了我的反思:可能是我們個人的口味有所不同;可能是我們對自己喜歡的菜品多打了一些,不喜歡的菜品少打了些,甚至是不打;可能是沒控制好打飯的量,吃不了就倒掉我想起去年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有多少人被封控在家中,蔬菜、水果等基本的生活物資都難以得到保障,只能靠著政府配送的有限補給艱難度日,而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飯菜呢?
(二)紙張上的浪費。相信大家都知道,紙是由樹制造而成的;但有誰知道一棵樹能做多少張紙呢?我來告訴大家,一棵20年的樹可以造3000張A4紙,也就是6包紙。但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森林資源本就匱乏的我們,紙張浪費的現象還依然嚴重。有的打印前不預覽,打印出來后發現不符合標準,就重新打印;有的對格式稍微調一下,就能節省一兩頁紙,卻嫌麻煩懶得去調;有的不按規范格式打印,明明可以雙面打印的,卻只單面打印。滴水是金,片紙是銀,如果我們在辦公用紙上在認真一些、在仔細一些,久而久之,是不是可以節省一大批紙張資源呢?
(三)水資源的浪費。水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我們渴了要喝水、洗衣、做飯要用水、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水,然而,我們部分同志缺乏節約用水意識,浪費現象還比較嚴重。比如:洗澡時,涂沐浴露的時候不關水;刷盤子時,涂洗潔精的時候不關水;洗漱時,刷牙的時候不關水;甚至洗菜洗衣服的時候,用的都是長流水。反過來想想,如果我們在洗澡、洗漱、刷盤子的時候,適當的關一關水龍頭;洗菜、洗衣服的時候,不要把水接的過多過滿,日復一日的堅持下來,是不是可以節約很多的水資源呢?
…… 此處隱藏253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