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從紅旗渠紀念館到谷文昌生平事跡展覽館再到“我們走過的路”主題展館;從“自力更生 艱苦創業 團結協作 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到“扁擔”精神再到“兩山”理論在林州生動實踐;從紅旗渠精神的當代意義與啟示到新時代國企基層黨建工作實務再到努力做新時代合格黨員廉政教育一周時間的培訓使我深受教育、感受良多、受益匪淺。現將學習感悟及帶來的啟示簡要總結如下:
一、學習感悟
(一)從“十萬大軍戰太行”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還記得,情景教學話劇“紅旗渠”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一位老大娘的兒子犧牲在修渠路上,村里不少人圍著她出主意,聞訊趕來的縣委書記楊貴幾乎同時和私動儲備糧調查組的人到達現場,就在眾人議論不下之時,這位老大娘一連問了楊貴同志幾個問題,大意如下:“你又不是林縣人管這事干啥”、“好好當你的太平官不中”、“林縣人吃上水吃不上水跟你有啥關系”。說話間,老大娘“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楊貴見此也踉踉蹌蹌撲跪在大娘身邊,已然泣不成聲。
我想,如果不修這條紅旗渠,縣委書記楊貴固然會輕松很多,工作中遇到的沖突和矛盾也會少很多,但林縣面臨的缺水問題、群眾的吃水問題、農田的用水問題等等,何時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呢?除了楊貴,“凌空除險”中用虎頭鉗子拔掉自己四顆門牙才與崖上取得聯系的特等勞模任羊成,由一人扶釬一人掄錘改為一人扶兩根鋼釬兩人掄錘打的“鳳凰山上雙展翅”勞模郝改秀等等,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背后感人的故事回想起來記憶猶新。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因為心中有人民,縣委書記楊貴團結帶領林縣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形成“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共識,在那個艱難困苦的年代自力更生、戰天斗地,用“一錘一釬”經過近10年不懈努力修成“人工天河”紅旗渠,創造了看似不可能創造的人間奇跡。
通過學習,我對“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理想信念的深刻內涵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也更加堅定了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黨員的決心。
(二)從十六字紅旗渠精神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奉獻。通過學習了解到,盡管紅旗渠精神的釋義不同,版本也很多,但相對權威的還是“自力更生 艱苦創業 團結協作 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
記得紅旗渠干部學院的老師在講述紅旗渠精神過程中講到這樣一個例子,說的是原林縣副縣長、紅旗渠工程第三任總指揮長、紅旗渠建設特等勞模馬有金,身為領導干部,他身先士卒,與廣大群眾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120多斤重的大石頭背起來就走、掄錘打釬樣樣能行,既是指揮員也是戰斗員,在紅旗渠上一待就是9年。1963年8月的一天,馬有金像往常一樣在工地上忙碌著,卻突然接到母親病逝的消息,這才請示縣委回家送葬,按習俗三天才能完成的葬禮,硬是在家人的反對和親戚們的不解埋怨中被壓縮到了一天,安葬母親后當即返回工地。類似的例子在他身上還有不少,不難看出他“舍小家”的奉獻和“顧大家”的擔當。要知道,當年的他們根本沒有我們現在的條件,即使像他這樣的干部也同樣連飯都吃不飽。一次,一個工友見馬有金喝水時往杯子里放什么東西,起初以為是在沖白糖水,端起杯子一嘗,咸得難以下咽,原來根本不是白糖而是鹽。問馬有金為什么喝鹽水,他說:“喝鹽水,容易渴;渴了,就得喝水;喝水,就能把肚子撐飽……”
…… 此處隱藏187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