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奮力開拓教育強國建設新局面》,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奮力開拓教育強國建設新局面》。
奮力開拓教育強國建設新局面
“新征程上,希望你們和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誠摯祝福。
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全面系統深刻闡述了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指引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綱領性文獻,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對世界歷史進程和強國建設規律的深刻洞察和精準把握,展現了習近平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深謀遠慮和勇于戰略抉擇的歷史擔當。
教育部黨組把學習貫徹習近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化主題教育成效,堅持從政治上看教育、從民生上抓教育、從規律上辦教育,結合年初確立的重大項目和專項行動的實施,一體推進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宣傳、重點改革項目的落地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謀劃研制等工作,積極拓寬視野和格局,努力把習近平的期盼和黨中央的要求轉化為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教育強國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習近平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賦予教育新的戰略地位、歷史使命和發展格局,極具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
切實增強“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歷史使命感。當前,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的戰略利益、戰略目標決定了國家發展的優先導向,決定了教育強國建設必須擺在優先位置。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強國明確為到2035年必須“建成”的目標之一,放在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等目標之前,充分體現出教育之于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報告還提出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等強國建設目標任務,推進這些強國目標任務的完成,人才是關鍵,而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回顧世界各國現代化的發展歷程,總結16世紀以來5個世界科學中心轉移的歷史規律,分析3次工業革命漸次演化的歷史進程,無一例外顯示出教育的優先布局與國家的興盛強大密切相連,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者更富有創新能力,能更好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帶來綜合國力持續提升、國家持續繁榮。教育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果”,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因”。要在國家發展的新方位新征程中,找準教育強國建設的新定位新任務,自覺增強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主動和責任感、使命感。
…… 此處隱藏574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