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律第二個答案全力走好新征程趕考之路》,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律第二個答案全力走好新征程趕考之路》。
黨課講稿: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律第二個答案全力走好新征程趕考之路
同志們:
歷史周期率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大執政課題,源于百年黨史上著名的“窯洞對”。對中國共產黨而言,“窯洞對”至今都起著鞭策和警示作用,始終是政壇和學術界持續關注、常談常新的經典話題。面對“窯洞之問”,革命時期,毛澤東作出了發展“民主新路”的解答;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勇于自我革命”的第二個答案。“兩個答案”既飽含歷史記憶又鐫刻時代烙印,是中國共產黨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對國家治理、執政黨建設以及長期執政的兩次理性思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執政和治國理政的核心邏輯、基本經驗和實踐路向,深刻推進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路徑探索。
一、劃時代解答:發展“民主新路”
(一)“窯洞對”的歷史背景與內涵解讀
一九四五年七月,全民族抗日戰爭即將勝利之際,中國面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抉擇。為推動國共和平談判,黃炎培等六名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以個人名義到訪延安進行考察,與中國共產黨就時局和國內政治問題進行商討。延安的井然秩序和生機活力給黃炎培帶來了極大的觸動。七月四日,黃炎培應邀到楊家嶺毛澤東所居住的窯洞做客。面對毛澤東對他此行作何感想的提問,黃炎培感慨“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所發揮的支配力屢屢作用于個人、家庭、團體、地方乃至國家。指出其表現為“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進而分析原因在于“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逐漸“風氣養成”;或“為功業欲所驅使”,最終導致環境越加復雜,“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言語中飽含著對中國共產黨今后能否繼續勵精圖治、敬終如始、嚴以治吏、防腐戒奢的擔憂與提醒。最后,他從“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榮取辱”三個遞進層次總結得出歷史警示,并提出希冀:“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
在“窯洞對”語境下,黃炎培這番話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第一,客觀陳述治亂興衰以及發生的周期性現象——至今“沒有能跳出”,提醒中國共產黨務必重視。第二,分析導致政權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從嚴到松、由緊變散、風氣渙散、始勤終怠,繼而斗志喪失、能力喪失。第三,歷史周期率屬于或然現象,存在跳出的可能性,提醒中國共產黨加以思考。第四,“希望找出一條新路”——把破解歷史周期率的可能性寄托于中國共產黨。寥寥數語,黃炎培把歷史周期率的現象和支配力概括得淋漓充分。此番推心置腹的談話,足見黃炎培總結歷史、觀照現實的政治智慧,以及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關切和對中國共產黨的真誠信任與殷切希望。
…… 此處隱藏1094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