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在遼寧考察講話精神研討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在遼寧考察講話精神研討發言》。
同志們: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親切會見了老戰士老同志和革命烈士親屬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慰問,并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從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到熱火朝天的和平建設時期,一代代共產黨人舍生忘死、舍家報國,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革命精神及其蘊含的豐富紅色基因,是我們黨贏得勝利的精神密鑰,也是開創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用好黨史“教科書”,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我們定能迎接新未來、創造新奇跡。
開展黨史與思政的“融合課”,埋下紅色基因的“種子”。學校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將黨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讓學生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埋下紅色基因的“種子”,不斷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涵養歷史邏輯和歷史自信,就能為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夯實根基。不僅要運用課堂教學,講好黨史紅色故事,幫助學生形成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還要用好紅色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教材、進企業、進社區,通過創新社會實踐形式,由課堂教學的知識傳授到實踐教學的深化提升,使黨史學習教育立起來、讓思政課活起來,教育引導當代學生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
開展黨史與科技的“體驗課”,澆灌紅色基因的“根苗”。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學習”已經成為當代學生重要的學習模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實現常態化、長效化,更加要用好“互聯網+”,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維度。不僅要求思政課堂借助AR、VR、H5等現代技術手段,設計“歷史事件虛擬現實”等系列黨史精品課,并借助微信、抖音等平臺,以數字化、圖像化、動漫化等方式進行傳播,還要求革命遺址、博物館等紅色教育研學基地用好5G數字技術通過動畫復原展示革命時代的場景,實現黨史學習教育時空的自由化、情境的立體化、體驗的多維化,讓學生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共產黨人的追求與信仰,不斷為自己紅色信仰的“根苗”注入現代理想和時代精神。
開展黨史與社區的“實踐課”,綻放紅色基因的“花朵”。社區是黨史學習教育重要的實踐平臺,特別是通過引導學習加入志愿者隊伍,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能夠促進學生們以學促行,以行驗學,知行合一,真正把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保持思想、能力、行動跟上時代的步伐,繼承和發揚黨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因此,社區要扛起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任,面向學生群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不僅要發動社區老黨員講好黨史人物、黨史故事、黨史精神,還要引導學生參加小區疫情防控、網格巡邏、慰問老人等志愿活動,讓學生們接受黨史學習教育洗禮,明禮崇德力行,真正相信黨、追隨黨,讓革命薪火更好地代代傳承。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