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某大學2024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某大學2024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久違的相約、久別的相聚總是令人心生向往、感懷激動。歡迎年輕的你們來到擁有XX年歷史的XX大學。大家的到來,讓收獲的季節煥發出蓬勃的朝氣,讓沉靜的校園奏響了青春的樂章。祝賀你們成為光榮的X大人,從此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看著在座的你們,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新時代青年人渴望成功、期盼精彩的迫切愿望。這確實是X大研究生該有的人生態度,你們需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自信,你們需要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決心,你們需要有“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堅持,但要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研究生,擁有這些仍然不夠,因為大家面臨的是急劇變化的世界、風云變幻的時代。
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國博弈關系等多重因素正在并將繼續深刻影響全球發展,加快世界百年變局與民族復興全局交匯交織,促使經濟之變與社會之變并發多發,推動全面創新理念與全人教育思想互聯互通,引發了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文化的高質量轉型。在創新內容上,科學與人文將進一步深度融通,特別是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質、大生態、大文科、大理科等學科群將建立多向聯動、相互促進的循環關系,不斷優化甚至重組既有學科群,持續催生前沿性領域與引領性方向;在創新方法上,政產學研將進一步緊密合作,基于興趣、應用、數據及算法的混合模式將產生匯聚與分布式創新等形式,讓科學研究范式、技術攻關范式、應用推廣范式呈現融合式、全鏈條迭代進階之勢;在創新文化上,全球前沿、國家戰略和區域目標將實現辯證統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優勢將進一步突破創新的時空界限與文化差異,推動不同創意、思維交鋒碰撞,有望形成有別于傳統文化滋養的組織體系與結構形態。
同學們,雖然未來充滿了不確定與非常態,但形勢突變的背后仍是創新人才決勝未來的不變法則。作為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研究生教育是我國應對全球人才競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布局。前不久,國家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明確了以卓越創新引領研究生全面發展的系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對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育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寄予厚望。可以說,現在的時代是研究生教育大進步的新時代,也是研究生發展大踏步的新時代。
對學校而言,研究生教育同樣是“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根之所在。在X大,我們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推行知識、能力、素質、人格“四位一體”,以更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指引你們的全面發展,努力讓大家成為未來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希望同學們在交叉會聚中引領創新內容變革。正所謂“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斯坦福大學相繼成立了“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機構,致力于以學科交叉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在X大,頂尖學科、高峰學科、一流骨干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競相發展,實施了若干會聚造峰的“創新2030”計劃,涵育了爭創一流、群峰競秀的學科生態。面向未來,同學們需要善用學校多學科綜合優勢,進一步破除學科壁壘、拓展學科邊界,主動將創新方向聚焦到交叉前沿和會聚領域,爭做新學科、新知識的建構者。
希望同學們在協同合作中促進創新范式轉型。正所謂“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也。”無論之前的“蛟龍”“天文一號”,還是近期的“神州十二號”“長征六號”,所有的“大國重器”無一不是協同創新的結果。在X大,“十八大”以來的XX余項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等“三大獎”無一不是集成攻關的杰作。面向未來,同學們需要遵循創新驅動發展的規律,深入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積極貫通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自覺聯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爭做新產業、新業態的貢獻者。
…… 此處隱藏40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