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強化政治建設 堅持和強化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強化政治建設 堅持和強化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各位老師,同志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解決好教育的根本問題,必須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完善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下面,我講幾點意見,與同志們共同交流。
第一,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重大命題,是有很深的考慮的。任何政黨都有政治屬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標、政治追求。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嚴明政治紀律。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這就是我們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的道理所在。”
高校黨委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確立”,把準政治方向,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防范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把高校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第二,要把提高政治能力作為關鍵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關鍵是要提高各級各類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政治能力建設,強調“在領導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對于政治能力的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作了深刻闡釋:“黨的政治建設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上,就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從政治上分析問題才能看清本質,只有從政治上解決問題才能抓住根本。”在2020年12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此后的多個不同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反復闡述了“政治三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提高“政治三力”。顯然,“政治三力”是對政治能力更具體、更明確的概括和歸納。
提高政治判斷力,就是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看問題、辨方向,認清形勢、看清大勢、把握趨勢,明辨是非,保持定力。具體到高校工作,就是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好地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提高政治領悟力,就是要善于領會并全面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善于理解和把握“國之大者”“教之要事”。真正關注黨中央在關注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要把立德樹人放在學校工作的中心位置,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
提高政治執行力,就是要善于創造性地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確保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高等教育領域得到全面貫徹、全面執行、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體部署。創新驅動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高校要切實提高辦學水平,聚焦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第三,要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
…… 此處隱藏56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