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我市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我市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我市持續推進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加大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覆蓋,城市社區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但仍存在公共服務社區化社會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制約著社區服務效能的持續提升。市委政研室在實地調研基礎上,對當前城市社區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工作建議。
一、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為提升城市社區服務供給能力,我市積極開展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三社聯動”創新實踐,在強化黨建引領、搭建社區公共服務網絡、提升社區服務質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黨建引領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建成社區“大黨委”制度示范點*個;社區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便民利民信息化平臺實現全覆蓋,服務用房面積由“十二五”末的*萬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萬平方米;社區服務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城市社區現有工作人員*人,社區社會組織*個,社區志愿者*人;社區服務內容逐步完善,城市區五級養老體系初步構建,社區體育公園體系建設高效推進,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不斷滿足。
二、城市社區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掌握居民需求不精準。居民需求發現機制還不完善,對居民日益多樣化、差異化的社區服務需求掌握不精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務供給不足和供需錯配。比如,高密度社區對停車服務有需求,低齡兒童家庭多的社區對托幼服務有需求,老舊小區較多的社區對充電樁有需求等等,部分社區對這些需求掌握得不夠、統籌考慮不足,社區服務尚不能滿足居民現實需求。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社區服務居民需求的自主權不夠。在社區服務內容設置上,以自上而下“一刀切”的行政服務為主,社區作為執行者,很難根據居民需求自下而上作出調整。在工作力量分配上,受大量行政類“硬任務”的擠壓,公共服務等“軟任務”往往因無暇顧及而被擱置。二是社區收集需求的機制不健全。我市社區服務需求的收集方式主要以工作人員實地走訪為主,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等多渠道收集需求的機制尚不健全,導致部分社區發現居民需求不及時不到位。三是社區工作者發現需求的能力參差不齊。社區工作者來源多樣,有原居委會留下來的,有社會招聘的,有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在工作熱情、服務意識、專業能力等方面差別較大,有的能夠深入群眾生活、敏銳捕捉居民需求,有的卻對群眾需求缺乏感知甚至麻木不仁。
…… 此處隱藏330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