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230:家風廉政黨課》,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230:家風廉政黨課》。
以廉潔家風涵養清風正氣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優良家風是營造誠信友善經濟社會環境的寶貴資源,所蘊含的價值理念與社會主義價值觀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風既是家事,也是國事,關系個人健康成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繁榮發展,對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充分挖掘和弘揚優良家教家風,以清正嚴明的家教家風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才能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風尚,從而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偉力。
今天我與大家進行一次廉政黨課學習交流,題目是“以廉潔家風涵養清風正氣”,本次廉政黨課共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家風的由來與傳承。二是家風的新時代內涵和要求。三是家風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時代弘揚優良家風的實踐要求。
一、家風的由來與傳承
家風的由來。家風是什么?家風是一種集體認同,是經過家庭長期培養、長輩們反復實踐、言傳身教、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道德品質和生活作風。家風體現一個家庭的精神風尚和道德水準,還能約束和規范家庭成員的作風。“家風”一詞最早見于西晉文學作品中,潘岳在《家風詩》中自述家族風尚,原文為“綰發綰發,發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專靡有,受之父母。鳴鶴匪和,析薪弗荷;隱憂孔疚,我堂靡構。義方既訓,家道穎穎;豈敢荒寧,一日三省。”他強調“家風不可忽視,家訓不可小覷,人品十分重要,習慣決定人生”。
家風的傳承。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家風和家教,在傳統文化的長河中始終有優良家風傳世,從孔子庭訓“不學禮無以立”,到諸葛亮誡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從岳母刺字激勵兒子精忠報國,到朱子家訓教育子孫“恒念物力維艱”,清代林則徐也告誡兒子“子孫若如我,留錢干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智。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以《顏氏家訓》、《曾國藩家訓》為代表的一整套孝親、和鄰、尊師、修身乃至為政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既是個人成長、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跡,也是傳統文化的集體認同,更是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之一。
家風的認知。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一代代共產黨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潔自律的優良傳統,為黨員干部樹立了價值典范和行為標桿。黨的十八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建設、家風建設,特別是把加強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黨員干部需要以身作則,廉潔齊家,蘊涵家風,注重家教,形成優良的家風家教,清正和諧的家庭是廉潔奉公、作風過硬的優秀干部的港灣。
…… 此處隱藏633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