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五大新城”建設任務的實施意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五大新城”建設任務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五次黨代會重大部署,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奮力構建‘五大新城’、精準推進科學復興”這一主線上來,根據市委辦公室印發的《中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重大決策部署重點任務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委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把握“三新一高”主線,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等重大機遇,聚焦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區治理格局,不斷提升全市城鄉科學發展治理能力和水平,為***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總體目標
以構建社區發展共同體、治理共同體、生活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行動共同體為重點任務,深入實施“六大行動”,力爭到2024年,實現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運行更加順暢,社會各類主體參與基層治理的深度廣度進一步拓展,居民生活環境更加美麗宜居,社區服務供給更加精準優質,社區發展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社區治理方式更加高效智能的目標,成為全國基層治理城市新標桿。
三、圍繞“五大新城”實施“六大行動”,助推城市治理提檔升級
(一)圍繞“構建生態優先宜居公園新城”,實施“美化+活化”社區空間品質提升行動
聚焦小微公共空間更新,創造有地域特色和歸屬感的社區空間新形態,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的活化與利用。
1.優化社區場景營造。按照“一社一品、一社一格”特色化差異化思路,聚力打造一批幸福美好公園社區,因地制宜分類營造生態融合、健康醫養、人文教育、建筑空間、綠色出行、休閑消費、創新創業、智慧智能、共建共治共享“九大場景”,構建“1+8+*”場景延伸體系。
2.深化社區微空間改造。充分發揮市—鎮(街道)—社區“三級”社區規劃師體系作用,整合利用低效用地、“金角銀邊”和社區閑置空間,采取設施嵌入、功能置換、業態提升、場景營造等策略,推進建設一批“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社區微更新、社區美空間、社區花園項目,推進城鎮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激活城市空間價值。
3.推動鄉村社區集體資源活化。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方向,挖掘集體建設用地、土地、文化、旅游等資源,推進鄉村社區空間活化、要素活化、場景活化、產業活化,系統推行“綠道+”“公園+”“川西林盤+”“大地景觀+”等新消費模式,推動民宿康養、運動休閑、體驗消費、旅游觀光等業態有機植入、跨界融合,促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二)圍繞“構建產業創新開放宜業新城”,實施“社區共同體”服務體系提升行動
聚焦城市發展第一要素,將社區治理向服務產業需求延伸,助力城市產業集群發展形成新高地。
4.提升服務載體。以城鄉社區為基本尺度,根據居民人口分布、活動規律和出行習慣等科學確定社區服務半徑,規劃建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全覆蓋實施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按照每百戶居民擁有不低于30平米的標準,提檔升級服務品質,形成“15分鐘街區級—10分鐘社區級—5分鐘小區級”社區綜合服務圈。
5.提升服務品質。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加快發展覆蓋養老、教育、健康、家政等民生領域的線上線下服務,大力發展跨界融合復合型業態。
6.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健全社區志愿服務體系,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志愿服務隊伍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豐富社區志愿服務內容,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為主要服務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深化“全崗通”工作機制,完善社區專職工作者統籌管理機制、專業化培養和職業化發展體系。
…… 此處隱藏243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