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加強地方人大監督司法工作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加強地方人大監督司法工作的調研報告》。
地方人大對司法機關實施監督,是憲法賦予人大的重要職權之一,也是保障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的客觀需要。在司法體制改革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效開展司法體制改革監督工作,不僅關系到群眾期待能否得以全面回應,也關系著司法體制改革能否在法治軌道上順利運行。
一、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監督能力
(一)增強監督意識。一是堅持黨對人大監督司法工作的領導。從黨的角度來說,地方黨委要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討論、研究人大工作,關心人大建設,既要保證黨對人大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又要對人大進行的各種形式的監督大力支持。從人大的角度來說,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務必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接受和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圍繞區委建設“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這個中心和大局來確定監督司法工作的重點。具體實踐中,要認真貫徹黨管干部的原則,依法行使司法人員任免權;要緊緊圍繞區委關于司法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確定年度司法專項工作報告選題、執法檢查;要積極爭取同級黨委的領導,凡屬司法監督工作中的重要問題、重大案件及重大監督意見及決定,建立事前主動向黨委請示、事后及時向黨委報告制度等等。二是轉變監督觀念。當前,個別人大代表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的現象,人大監督的權威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區人大及人大代表要轉變監督觀念,牢固樹立“不監督就是失職”的理念,要深刻的認識到人大監督司法就是要保證憲法和法律得到全面、正確的貫徹實施,確保行政權、司法權得到正確行使。三是正確認識與司法機關的關系。根據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地方人大與司法機關的關系是決定與執行、產生與負責、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同時,人大要加強對司法機關的支持,主要是通過監督,幫助發現問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并從法律、環境等層面給予支持,促進問題的解決。
(二)強化人大代表培訓。一是認識培訓工作的必要性。因人大監督司法工作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專業性很強,而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級人大的主體,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法律水平和廣博的知識,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和全局觀念。因此,要確保人大代表保質保量地完成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對人大代表進行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強化培訓工作的系統性。人大代表依法履職時,必然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對代表培訓,必須系統地進行培訓,統籌開展理論、業務、法律和技能培訓,為代表履職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組織開展人大代表履職前培訓,注重培訓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代表行使職權有關法律法規;堅持每年在兩會前后分期分批開展集中培訓,針對如何發揮監督職能、如何開展調研、如何撰寫提案等等,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培訓,切實提高代表的業務素質和履職水平。
(三)加強人大監督專職化建設。一是探索建立專職人大代表制度。當前,大多數人大代表是兼職身份,受時間、精力、工作單位等影響和制約,不能很好履行監督職責。因此,應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專職人大代表制度,將嚴格遵守憲法法律,密切聯系選民,反映基層呼聲,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有熱心、有責任心、有同情心地代言人選出來,并將人事關系、工作檔案、工資、福利待遇一律轉到同級人大,在工作職位和報酬上充分保障,切實解除專職人大代表后顧之憂。二是探索建立人大專門監督機構和人大監督員制度。通過立法給專門監督機構適當的地位、權力、職責范圍,使人大監督從幕后走向幕前,變被動為主動,實現統一規范人大監督的目的。三是進一步優化常委會組成人員結構。切實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專職常委比例”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人大監督專業化水平。
…… 此處隱藏226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