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225:實現共同富裕主題黨課講稿》,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225:實現共同富裕主題黨課講稿》。
實現共同富裕主題黨課講稿
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致辭時強調了,新的征程上,著力推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共享發(fā)展成果,增進共同富裕,既是一項經濟問題,也是一項政治問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這意味著建設社會主義首先要解放與發(fā)展生產力,實現富裕起來,同時在富裕起來的過程中避免兩極分化。這是堅強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應有之義。作為發(fā)展中大國,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剛剛跨過1萬美元,不能算世界上的富裕國家。同時,我國基尼系數在世界排名并不低,收入差距較大。防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拓展是當前及今后的硬任務。增進共同富裕,不是走向平均主義,以財富的平均程度來衡量,而是走向人的現代化,以群體性的能力差距縮小為標志。只有圍繞人來做文章,才能找到增進共同富裕的鑰匙。
一、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難題,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項國家完美地解決這次問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指包括財產、收入在內的物質財富生產與分配的問題。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的實質是指人自身的發(fā)展問題。如果只是在物質財富的生產與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發(fā)展、所有人的發(fā)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標,僅僅僅僅具有短期意義。從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僅僅僅僅依靠分配政策的調整不能逆轉貧富差距拓展的基本趨勢。
不要以為社會的物質生產與分配在一定期間合意了,人的發(fā)展、所有人的發(fā)展也就自然實現了。這是一種確定性思想、線性思想的認識。物質生活條件只是人自身發(fā)展的基礎,并不等于人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體如今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立性與文明性上。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不等于人的素質與能力的自然提高。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的內在價值追求是人自身發(fā)展上的平等機會,物質生活條件上的基本平等僅僅是一項手段或實現路徑。因此,共同富裕的本質是所有人的共同發(fā)展,而不是物質財富上的均貧富。歷史告訴我們,均貧富并不能實現所有人的共同發(fā)展,甚至可能使發(fā)展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歷史上的“社會實驗”結果已經表明了這一點,這和社會歷史條件及其變化密切有關。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追求生產增長,解決人的生存所需(吃飽穿暖),可以視為增進了人的發(fā)展。但隨著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物質財富生產和分配對人的自身發(fā)展的偏離就會越來越大。或者說物質的發(fā)展遠快于人自身的發(fā)展,更不要說所有人的全面發(fā)展。在實現我國現代化的過程中,要防止的最大公共風險就在于物質財富發(fā)展中人的異化,也就是說,人被物質財富支配,而不是人支配物質財富。
增進共同富裕和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是一體兩面的關系,是一項長期愿景目標。不能簡要地以基尼系數作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指標。
二、增進共同富裕的基本理論邏輯
…… 此處隱藏233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