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225:黨課:“兩個決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價值》,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225:黨課:“兩個決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價值》。
黨課:“兩個決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價值
中國共產黨經過百年奮斗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她領導下的中國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并且從貧窮落后的大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能實現這樣的巨變,《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兩個“歷史決議”起了定海神針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正確xx觀;要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這對于正確認識黨的百年艱辛探索而又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一、“兩個決議”是如何產生的
第一個“歷史決議”(《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誕生于全民族抗戰即將勝利的1945年。它是在1944年5月六屆七中全會期間開始起草的,歷經15個月,到1945年8月9日(即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前的一個星期)七屆一中全會上才最后通過的。
這個“決議”的制定,與延安整風運動有密切關系。延安整風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教訓,批判長期危害中國革命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確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為奪取全民族抗戰最后勝利更好地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通過3年整風學習,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空前地提高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基本弄清了黨的歷史問題的路線是非,使全黨對黨的歷史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初步地達到了思想上的統一。這個“決議”是延安整風的理論結晶。它是以毛澤東起草的《關于四中全會以來中央領導路線問題結論草案》作為初始基礎,并吸收整風運動后期的新認識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最后又經過毛澤東多次修改完備起來。毛澤東對它的起草和定稿起了決定性作用。
第二個“歷史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誕生于改革開放之初的1981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偉大轉折后,怎樣看待30年來的重大歷史問題,成為黨內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新中國成立后的17年歷史被嚴重歪曲了,需要撥亂反正。只有對“文化大革命”這段歷史和黨的主要領導人功過是非作出正確評價,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全國人民才能團結起來,同心同德搞“四化”建設。
…… 此處隱藏372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