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225:專題黨課: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努力提高群眾的滿意度》,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225:專題黨課: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努力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專題黨課:密切聯系服務群眾 努力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同志們:
根據XX活動統一安排,今天同大家一起,結合前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圍繞“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努力提高群眾滿意度”這一主題,從為什么要密切聯系群眾,如何做好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兩個層面與大家交流一下學習體會。
一、為什么要密切聯系群眾
大家都知道,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其中,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在不同年代,黨的五代主要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都對密切聯系群眾作出深刻闡述,強調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和丟掉密切聯系群眾這個優勢。我們黨為什么這么重視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我們今天為什么一再強調要密切聯系群眾,到底有什么樣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什么樣的現實性、緊迫性,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作一下交流。
第一,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我們必須大力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我們黨成立以來,已經完成和正在推進“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件是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是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2010年,我國的經濟規模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就是因為我們黨深深扎根群眾之中,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也就是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我們黨從一個只有幾十個成員的小黨到一個治理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四億人民的執政黨,從“星星之火”到“全國山河一片紅”,一路走來,歷盡艱險,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終保持了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在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轉戰陜北時,我軍只有2萬多人,國民黨軍隊是20萬人,情況緊急時,敵我只相隔幾里路,有時就是這個山頭和那個山頭,許多領導同志勸毛主席東渡黃河,他卻說:哪里群眾擁護,那里就最安全。最終依靠群眾支持,粉碎了敵人的進攻。1948年春天,山西臨汾解放戰役期間,有一個“26萬副門板”的故事,講的是臨汾周邊幾十里內的老百姓,在部隊沒做任何工作的情況下,家家拆門板26萬副、梁木十萬根送上前線,幫助部隊制作擔架和攻城工具,支前百姓達到20多萬人。有許多民歌民謠描繪了革命戰爭時期和諧融洽的干群關系,以及人民群眾對軍隊的大力支持。比如,有一首山歌唱道: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穿著草鞋分田地,夜打燈籠訪貧農。我們山東的沂蒙山小調唱道:“最后一把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親骨肉含淚送他上戰場。”陳毅元帥曾經說過:“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我們黨正是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才創造了這些令人震驚的奇跡。
…… 此處隱藏1178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