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10720:新聞導語寫作十大妙法》,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10720:新聞導語寫作十大妙法》。
新聞導語寫作十大妙法
新聞導語寫作十大妙法
1.抑揚頓挫法
音樂中的抑揚頓挫講究的是旋律,新聞中的抑揚頓挫講究的是對報道對象的表現手法,或先抑后揚,或先揚后抑,或名貶實褒,或名褒實貶,一起一伏,峰回路轉,使人讀來耐人尋味。
【案例】美聯社1979年3月28日發了一條關于中國任丘油田的稿子,導語是這樣寫的:
在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農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來生火取暖、煮飯。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質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氣。
先說任丘“地面上燃料奇缺”,顯然是抑。后說“發現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氣”,顯然是揚。先抑后揚,一抑一揚,“任丘油田”就是在這種抑揚頓挫中受到了人們的矚目。
2.特寫鏡頭法
拍電影離不了大量的特寫鏡頭,特寫鏡頭特別吸引人。導語寫作也可借鑒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法,采用一連串的特寫鏡頭,或截取有特點的片斷、情節,一開始就先聲奪人,牢牢吸引住讀者。
【案例】《湖北日報》1981年發表了一篇歌頌老師的消息,由于導語中用了一個“老師為學生送棉大衣”的特寫,感人極了。這則導語繪聲繪色地寫道:
9月初的一天早晨,從鐘祥縣開往武漢的長途汽車就要起動了。考取了北京大學的農家子弟柯洪云歡歡喜喜地登上了汽車。這時,一位中年婦女急急忙忙地趕來,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們以為,這一定是這個學生的媽媽!可是,人們怎么也沒有想到,這位婦女卻是柯洪云的老師。
多好的老師!通過這個“送棉大衣”的特寫鏡頭,我們足以認識和接受了這位可敬可愛的老師。
3.曲徑通幽法
…… 此處隱藏557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