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不畏逆境、砥礪前行、鑄就卓越——大學常務副校長在大學醫學部2024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不畏逆境、砥礪前行、鑄就卓越——大學常務副校長在大學醫學部2024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家長們、親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隆重舉行*大學醫學部2022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同見證1428名學子圓滿完成學業,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在這令人激動的時刻,我代表*大學、代表*大學醫學部,向順利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同時,向辛勤耕耘的老師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在臨別之際,回首曾經相伴的歲月,不僅有與同學們朝夕相處、給予大家悉心指導的導師,還有細心呵護同學們成長、7*24小時陪伴大家的輔導員,有致力于滿足同學們味蕾、精心打造“北醫味道”的食堂師傅,還有細心守護同學們安全、平安伴行中“有事您說話”的保安小哥和連續作戰50余天、投身校園核酸采樣的部醫院醫護、志愿者們……今天,我們特別增加致謝環節,希望用鮮花載滿愛意傳遞祝福,也讓我們用最熱烈掌聲獻給以他們為代表的所有一線教職員工!謝謝你們!
同學們,今年是北大醫學辦學110周年?;厥装偈d歷史,北大醫學始終秉承“厚道之心”,順境不驕,逆境不畏,砥礪前行,永遠走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第一線,是醫學教育的高地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重地。
1912年創辦,初建時期雖困難重重,起步艱難卻迅速成為當時中國培養醫師最多的學校之一。
1950年,北醫響應祖國號召,組織抗美援朝醫療隊,成為守護志愿軍戰士生命的中堅力量。吳階平、馮傳漢、曲綿域、王忠誠,一大批后來的醫學泰斗,在那保家衛國的戰場上歷經洗禮、鍛造成長。
70年代至今,北醫始終支援祖國邊陲云南建設發展。一批批醫療隊員趕赴思茅,送醫送藥送知識,為邊疆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003年SARS來襲,北醫承擔了首都近三分之一的救治任務,各區縣疾控中心“非典”熱線、數據核對工作,更是浸透了我們眾多公共衛生學院師生的汗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北醫人白衣執甲,習近平總書記“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的勉勵,永遠記在我們心上。
今年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北大醫學成為最堅強的醫療保障。一次次的成功搶救危在旦夕的運動員和保障人員、訓練有素的中國第一批滑雪醫生、頗具特色的智能“創傷移動診療方艙”……北大醫學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科技創新完成了對祖國的莊嚴承諾,書寫了大國醫療的中國自信和中國力量。
110年史海茫茫,講述給大家的縱然只是一個個歷史片段,卻勾勒出北大醫學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生動畫像。今天,我們又站在了一個特別的時間點,面對持續兩年半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幾近占了你們大多數人研究生階段的大半時光。你們也經受了更多的磨煉,付出了更多的艱辛,但是你們用事實證明了一點,只要我們不畏逆境,砥礪前行,就能交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因為未來的人生,依然不會都是順水行舟,今天的磨練,能夠讓我們在逆境中求生存,錘意志,創卓越。
逆境中求生存。是希望你們面對所有挑戰與可能出現的失敗,面對所有的壓力與困擾,始終堅守醫學人對生命的敬畏,護佑生命;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不向逆境低頭,不向挫折妥協,不向挑戰退讓。希望大家能永葆一顆寬容之心,永遠充滿活力的追尋絢爛如夏花般的人生。
逆境中錘意志。是希望你們用一顆堅韌之心,久久為功,在不斷錘煉意志的過程中將自己修煉成材。正視并適應逆境對于在醫學路上的追夢人來說,是必要,但卻是遠遠不夠的。醫學的發展,本就是在未知中的求索。醫學源起于人類對生命的認識,發展于人類與疾病的不懈斗爭。登山耐險路,踏雪耐危橋,以持久耐力和堅韌毅力在難行路上摸、爬、撐、持,才能在行醫路上百煉成鋼;不惜汗水、持續發力才能射出千鈞之弩,成為真正的良醫、大醫!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醫學上的突破。
…… 此處隱藏92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