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鄉村振興樣板建設情況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鄉村振興樣板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為深入了解掌握該鄉村振興實施情況,進一步推進**縣該鄉村振興樣板建設,摸清當前存在的問題,更好地“對癥下藥”。我本人通過外出考察、現場調研、聽取匯報等方式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該鄉地處**省***族自治縣東南角**嶺腹地,是**縣最邊遠的一個鄉,距縣城52公里,曾被外界戲稱為“小西藏”。全鄉土地面積345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共814戶3340人。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基礎設施薄弱,整體發展長期落后于其他鄉鎮。據了解,上世紀末,該鄉處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深山里,那個時候如果誰得了大病,往往是要論體重計價,按每斤3元的價錢請人把病人抬出山去治療。在脫貧攻堅時期,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共262戶1131人,占總人口34.8%,是名副其實的深度貧困鄉村。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堅持綠色發展、農旅融合、農民主體、機制創新原則,高標準探索打造“***”鄉村振興模式,健康有序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取得一定成效。
(一)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激發農村發展動力。一是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走綠色高效致富路。通過“政府+村集體+企業+科研院所+村民”聯合發展模式,探索發展***產業,著力打造“***之鄉”。實施休閑田園農業精品工程,打造**村“田園里”采摘鄉村旅游體驗項目,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富裕;搭建電商銷售與鄉村聯結平臺,實施“快遞進村”工程,打造“網紅”線上銷售渠道;大力發展橡膠、檳榔、黃花梨、沉香、益智等經濟林,扶持農家山雞等養殖產業,形成以“經濟林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的林下綠色生態產業,打破單一的產業結構。二是積極盤活集體土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堅持以市場化、專業化為導向,采取“政府引導+龍頭企業+科院院所+市場運作”的合作模式,把**村24.6畝、**村16.4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土地入股”方式入股企業打造特色民宿,明確村集體享30%的經營利潤收益,形成利益聯結,實現共享、共贏。三是深入踐行“兩山”發展理念,打造“生態+鄉村旅游”新模式。近年來,**縣依托**首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著力打造該鄉“***”文旅項目,充分挖掘*族人文風情,大力培育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鄉村民宿等新業態,不斷將該鄉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守住青山換“金山”,實現了從“貧困鄉村”到“富美鄉村”的蝶變。統計數據顯示,20**年“五一”以來,該鄉共接待游客約15萬人、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帶動17戶村民發展農家樂和民宿實現戶均增收13萬元、21名群眾實現本地穩定就業、83名群眾實現本地靈活就業,32戶村民通過銷售本地特色手工藝品和農產品實現戶均增收2萬元,形成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良好局面,真正實現政府、企業、村民多方共贏。四是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力度。在有針對性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注重加大對村民*錦、藤編、牛皮凳等*族特色文化手工藝培訓力度,扶持一批手工藝較好村民建設一批“流動的*家非遺工坊”,形成一村一作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傳承和發展*族文化。
…… 此處隱藏419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