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
【例文】保持擔當勇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公而忘私,把黨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這就要求我們發(fā)揮人民政協(xié)優(yōu)勢,“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堅持有一說一,既報喜又報憂,進一步營造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的濃厚氛圍,力戒文過飾非、好人主義。(人民日報《練好調查研究的基本功》)
【典故】出自清代張廷玉《明史.駱問禮傳》,自今,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眾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則公論日明,士氣可振。
【釋義】意思是,在商議國事的時候,只根據(jù)言論的正確與否來決定,而非根據(jù)個人的喜好來決定。
【賞析】所謂“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評性的意見或建議雖不中聽,但卻中用,極有利于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虛心公聽,言無逆遜,唯是之從。” 這是執(zhí)政黨應有的胸襟。“凡議國事,惟論是非,不徇好惡。” 這是參政黨應有的擔當。營造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的良好氛圍,需要黨政領導的胸懷和氣度,不怕政協(xié)委員揭短,不怕人民群眾提訴求;支持說真話、道實情,支持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和呼聲;鼓勵不同意見的交流和討論,鼓勵對黨和政府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如果聽不得不同意見,動輒火冒三丈,協(xié)商民主就難以開展也難見成效。開門納諫、從善如流一直是我們黨的一個重要法寶。啃硬骨頭、涉險灘,改革發(fā)展需要匯民智、聚人心、鼓干勁,這都離不開從善如流,激發(fā)攻堅克難的正能量。在復雜現(xiàn)實、廣大群眾面前,領導干部甘當“小學生”,虛心納諫,躬身問計,就會心明眼亮看問題、頭腦清醒作決策、務實進取干事業(yè),所謂“一言可以興邦”,其意義正在于此。
【用法】主要適用于干部大會講話、領導干部講黨課,側重強調虛心納諫,促進領導干部廣泛聽取意見建議,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