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例文】“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新征程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使之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浸潤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要久久為功、馳而不息,通過細水長流的日常熏陶,使人們從心底迸發出對真的珍視、對善的敬重、對美的向往,推動形成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社會風尚。(中國紀檢監察報《樹德莫如滋 去疾莫如盡》)
【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釋義】意思是,樹立德聲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增加善德,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徹底鏟除病根。
【賞析】“人而無德,行之不遠。”一個社會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離不開相善其群的公德。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人際和諧的基礎,社會公德作為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準則,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個人品德修養,一直強調“修、齊、治、平”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層面提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求弘揚個人品德、磨礪個體品行。個人品德是公民個人在修養身心、規范舉止方面的道德依循,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體到個體、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鏈條。“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執著于愛國奉獻,“隱‘功’埋名三十載,終生報國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彥夫,幾十年奮斗不止帶領老百姓蹚出脫貧新路;“小巷總理”的武荷香,把社區當成自己家,把社區居民當親人……一個個榜樣楷模,讓人們感動于愛國奉獻的家國大義,知曉了明禮遵規的文明法則,讀懂了勤勞善良的奮斗之美,領略了寬厚正直的德性純真,感受到自強自律的人格光輝。“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發乎真心地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道德建設能否成風化人,有賴于多做細致入微的實功,不務大而空泛的虛名。好筆桿子網www.x1762.cn每一個小我點亮一盞明德惟馨的心燈,簇起一團崇德向善之火,成就以德興國的中國力量,必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用法】主要適用于道德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營造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