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鄉村博物館建設情況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鄉村博物館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需要各種力量的聚合發力。其中,文化是關鍵性變量。為了更好發揮文化驅動鄉村振興的作用,**省實施了“藝術鄉建”系統工程。在“藝術鄉建”體系中,鄉村博物館建設被擺在尤為突出的位置。
**是全國3個鄉村博物館建設試點省份之一,在全國鄉村博物館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系統工程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計劃“十四五”期間建成****家鄉村博物館。2022年,**省政府“浙文惠享”民生實事項目將鄉村博物館作為“打造15分鐘品質生活圈”的重要內容,年度計劃建成不少于****家。截至2023年3月,已建成***家鄉村博物館并對外開放。其中,**市共完成**家鄉村博物館建設,數量、質量位居全省前列;**縣成功申報**家,數量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一批極具特色的鄉村博物館在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中同頻共振,正攜手文化鄉建、藝術鄉建系統工程朝著助力鄉村振興的方向融合前行。
一 鄉村博物館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文博事業蓬勃發展。2017年,以**市博物館為牽頭單位的“**博物館聯盟”成立,“大館帶小館、公辦助民辦”的幫扶互助模式提升了一批民辦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鄉村博物館的建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6月,市文廣旅游局召開**市鄉村博物館建設工作推進會,下發市、縣兩級公共博物館結對幫扶鄉村博物館計劃,要求結對幫扶率達100%。目前,**家申報成功的鄉村博物館已成為當地文化地標,成為當地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一是內容形態精彩紛呈。全市**家鄉村博物館分別以非遺文化、民俗風情、文藝創作、紅色記憶和名人資源為主題,助力鄉村實現美顏增色、鑄魂賦能、興業揚名等變革重塑,也為全市鄉村博物館建設和藝術鄉建系統工程實施樹立了標桿。如**區白沙溪三十六堰展陳館以體現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主題內容,主要展現包括治水文史與成就、三十六堰建設與管理、治水遺存與展現、治水精神與思想、治水人文與價值,體現了全民治水、保護環境的生態文明理念;**茶文化博物館立足古茶場歷史文化的保護利用,利用現代展陳技術展現了**茶文化的悠久歷史、重要價值和創新發展。二是助力鄉村同心共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市義亭鎮缸窯村、**縣履坦鎮壇頭村等一批“網紅村”先行先試,將鄉村博物館建設工作通過藝術鄉建平臺融入環境整治、改造提升、招商引資、產業培育等各項工作。**區寺平古村、**諸葛八卦村等將國寶級古村落建成了博物館群,通過文旅融合平臺,帶動鄉村振興;**市游埠鎮挖掘當地名人文化資源,設立“郎靜山紀念館”,以攝影為媒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舉辦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為游埠打造國際藝術攝影小鎮增添新亮點。同時,打造“博物館+早茶文化”融合模式,拓寬文旅發展路徑,在鄉村博物館助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在前列。三是歷史文化傳承發展。鄉村博物館是推動城鄉共同發展的鏈接平臺,是延續鄉村文脈、留住“鄉愁記憶”、保護文化遺產、促進文旅融合、構建鄉村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推進及藝術鄉建系統工程的深入實施,一批有情懷、有技藝、有追求的文藝家、非遺傳承人在鄉村博物館建設中施展才華,探索出文脈傳承與鄉村振興同步走的雙贏之路。金東區鄭店婺劇主題館,以“婺韻鄭店”為展覽主題,其演出使用的婺劇獨有傳統臉譜和服裝樣式深受廣大群眾歡迎。2022年11月,**婺瓷展示館在**縣履坦鎮壇頭村設立。一批婺州窯非遺傳承人運用古代燒制工藝,源源不斷燒出日用品和工藝品窯器,與宋元壇頭窯山接上了火。截至目前,婺瓷展示館一年內接待游客超過*萬人,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藝術村。
二 鄉村博物館建設面臨的問題
…… 此處隱藏233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