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小區電動車安全管理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小區電動車安全管理的調研報告》。
電動車是新能源時代的產物,它具有操作簡單、低污染、低能耗等特性,上市以來受到了廣大市民的青睞,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據統計,目前我國電動車市場保有量已超過3億輛,且仍以每年30%的增速快速增加,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些用戶在小區內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占用樓道等現象屢禁不止,既影響小區整體環境,又對小區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亟需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
一、原因分析
一是安全意識不牢固。全民安全意識淡薄,“時時講安全、處處提安全”的意識還沒有廣泛深入人心,居民私拉電線違規充電、樓道內違規停放、自接充電設備現象比較突出。調研發現,86%的電動車消費群體對潛在的各類安全隱患重視不夠,普遍存在僥幸心理。同時,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識和安全技能,對于相關單位的檢查、督查抱有應付情緒。
二是配套設施不完善。統計結果表明,城市每增加一輛家用汽車將增加1.2—1.5個停車位的需求,如果車位數量設計太少,供需矛盾極易突顯出來。由于歷史原因,一些老舊小區在建設之初,主要以解決居民吃、住為主,小區地面沒有規劃電動車停放點。新建小區在規劃設計時,著重考慮了地下大型停車場的規劃設計,沒有配套建設電動車車棚和電動車集中充電點,隨著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出行需求增加,公共電動車車棚與日益增加的電動車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電動車規范管理的決策、評價、管理、考核制度還不完善,執法監管能力薄弱,齊抓共管的行政執法體制需進一步理順。一些群眾參與平安小區建設的主人翁意識還不強,尚未形成全民共管共治的局面。社區屬地管理責任不明顯,對各類隱患的排查整改不全面、不徹底。相關監管部門、物業企業等管理部門對此重視不夠,缺乏監管,導致電動車進樓入戶充電引發的各類安全隱患時有發生。
二、存在問題
一是安全事故頻發。由于電動車沒有明確要求駕駛人必須具備駕駛證,大多數人缺乏相關駕駛技能和道路安全法律法規常識,極易引發道路安全事故。據統計年報顯示,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車導致死亡人數達8639人,受傷人數達44677人,其中電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非機動車交通事故的80%以上。同時,因電動車車體大部分屬于易燃可燃的材料,部分車主擅自改裝電動車的動力電源、私拉亂接電源線違規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頻發。據統計,近年來,在發生的火災中,近一半是因電氣原因引發的,其中由電動車引發的火災占的比重最大,占到火災總量的25%。
二是亂停亂充普遍。隨著電動車數量增多,缺乏停放和充電設施,小區內電動車亂停亂放和隨意充電現象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將電動車放在家中、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地方,私拉電線進行充電,而充電不規范、傳統的充電方式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充電火災事故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小區安全管理問題,多地出臺措施不允許電動車進入樓道、不允許入戶充電,由于停放場地和充電設施的匱乏,使此類現場屢禁不止。據調查,大部分居民都清楚私拉電線充電的危險性,但表示沒辦法,如果小區有室外充電設施,他們肯定會選擇在樓外充電。
…… 此處隱藏86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