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座談發言: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座談發言: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
家風正,則國風清;國風清,則國家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2015年春節團拜會首次發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家庭建設論述,“十四五”規劃綱要首設“加強家庭建設”專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寫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好家風是好干部的“助推劑”,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把家風建設作為深入推進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堅持做優良家風的明白人、傳承人、引路人。
一、要把甘于清貧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價值追求。是為子女留下萬貫家產,還是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檢驗黨員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風的重要標志。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女謀”的名句流傳后世。李克強總理對政府官員也有著擲地有聲的話語:“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作為黨和政府的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黨的服務宗旨,在履行自己應盡職責的同時,要做到廉潔奉公,遵守黨紀黨規。因此,當官即不許發財,這是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職業要求決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須遵循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為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為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祥和。
二、要把樂于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儉以養德”之說。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唯有從小就接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嬌氣。節儉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現實中,有的黨員干部就是從追求奢侈生活開始,逐漸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作為黨員干部,要自覺遠離奢侈欲的誘惑,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思想,不僅自己要以儉為榮,還要讓子女過窮日子、苦日子,使他們真正把節儉作為一種意識,嵌入靈魂深處,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成為生存智慧的理性選擇。
三、要把嚴于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以歸屬感,成為人們內心情感最柔軟的一部分。正因為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易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易在親情面前突破。對家屬子女管理不嚴,常常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把良好作風貫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丑、榮辱的界限,對枕邊風善而從,惡而棄;對子女的不正當要求,要堅決予以拒絕。同時,“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專一;要求家人潔身自好,自己首先要遠離低級趣味。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追求進步的家庭,一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廣大黨員干部常補精神之鈣,勤撣思想之塵,多思貪欲之害,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甘于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蔚然,國風浩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紅色家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涵養良好家風,持續用好的家風培育好的作風,我們必能葆有昂揚向上的精氣神,信念堅定、壯志在胸、豪情滿懷,意氣風發創造美好未來,抵達更高的人生境界。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