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年全市特色農業工作要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年全市特色農業工作要點》。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全市特色農業(指蔬菜、食用菌、水果、茶葉、中藥材、蠶桑等)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穩面積、保供給,提質量、促效益”,以“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為重點,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打造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5+8”數字鄉村智慧農業暨農業產業互聯網建設為抓手,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優勢,全面推進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一、強化指導服務,推動行業發展
(一)扎實做好蔬菜穩產保供。一是穩定生產能力。強化蔬菜產業指導,積極通過調整品種結構、提升復種指數等措施提高現有菜地利用率。強化田間生產技術指導,推廣蔬菜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提高蔬菜生產質量和單產水平。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蔬菜播種面積、產量穩中有增,產量同比增長率達到2.5%。二是強化防災減災。牢固樹立“防災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菜”的理念,圍繞科學防災減災,強化監測預警,及早做好極端天氣防范應急預案,因地制宜、因苗施策,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提高抗災生產能力。三是完善保供機制。進一步完善應急保供協議,強化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在推進現有蔬菜應急保供基地建設的同時,努力新增應急保供基地,不斷提升蔬菜應急保供的能力與水平。以應急保供基地為重點,引導生產者根據市場需求適當增加應季、應急葉菜和速生蔬菜生產,發揮地產蔬菜應急保供優勢。
(二)大力振興食用菌產業。一是持續實施“八大工程”。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十四五”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皖農工組〔2021〕8號)、《**市食用菌產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皖農工辦〔2021〕46號),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突出抓好示范市縣,扎實推進食用菌產業振興行動“八大工程”實施,確保完成食用菌產業發展年度目標任務。二是持續推動招商引資。積極謀劃、推動和開展食用菌產業招商引資,主動對接市內外食用菌頭部企業,努力提升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實效性。扎實推進“中國菌物谷(合肥)”等重點項目建設。三是持續強化典型示范。從區域(示范市縣)、實體(樣本點企業)兩個方面,認真總結完善、宣傳推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先進做法與典型案例,積極打造全市食用菌產業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樣本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培育壯大全市食用菌產業。
(三)努力提升蠶桑綜合效益。做好蠶種種質資源普查及蠶桑生產技術培訓服務,因地制宜發展蠶桑產業,加快推廣“桑-菜”“桑-禽”等套種套養模式,加快發展桑果、桑飼料、桑枝食用菌基料、桑茶、食用蛹、蠶絲被等規模化蠶桑產業,推動蠶桑多元化利用,提高產業綜合利用價值。
(四)積極推進兩個發展。一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以長三角和中部周邊市份為重點,充分發揮市蔬菜、食用菌協會和市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長三角區域一市三市蔬菜產銷合作框架協議》落到實處,發揮長三角白菜(食用菌、西甜瓜、花椰菜等)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作用,與滬蘇浙地區廣泛建立交流協作機制,推動特色產業區域合作與協調發展。二是推進集群化發展。以特色農業主產區和龍頭企業為依托,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和優勢特色產業區,推動形成多樣化品種結構、專業化產業分工、錯位化區域競爭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提升產業整體效益和綜合競爭力。
…… 此處隱藏258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