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加快推進老舊城區有機更新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加快推進老舊城區有機更新的調研報告》。
隨著土地資源日益緊缺,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先進城市,正在積極探索以城市更新方式盤活老舊城區資源,改善民生并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年以來,我市也積極推進了一批城市更新項目,但總體上仍停留在背街小巷亮化、外墻保溫與粉刷、道路硬化、上下水改造等設施完善層面,與江浙、廣東等發達地區推進的以“設施完善、服務提升、產業導入、創新社會治理”為核心的城市有機更新差距明顯。作為推動我市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工程,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用“新理念”“新技術”塑造“新空間”、承載“新內容”、構筑“新網絡”、賦能“新消費”,以城市有機更新推動“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的建設。
一、加快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的重要意義
城市有機更新是新時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市*年以前建成宅總面積約*萬平方米,實施加裝電梯、配套養老和托幼設施、美化綠化亮化等有機更新工程,保守估計固定資產投資將超過*億元。*市存量商業、寫字樓等約*萬平方米,電梯、供水、供熱等設施達到設計壽命的約*萬平方米,設施更新投入約*億元。兩項合計共投入約*億元,按照十年完成,每年投資*億元,大約每年帶來GDP增長超*億元。進一步考慮存量土地資源盤活,新產業的引入,預計全面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可帶動GDP年增長約*-*個百分點。
城市有機更新持續不斷地為城市注入新活力。實施城市有機更新不斷改善老舊城區居住環境和配套水平,能夠有效地保證老舊城區保值并持續升值,并可促進老城區吸引人、留住人,從而根本改善老舊城區人口流失并老齡化趨勢。而人口的集聚,又能夠促使老城區原有業態升級轉型,釋放出巨大的產業空間,催生新的產業集聚區,為城市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有機更新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新舞臺。城市更新本質上是產權人個體通過參與社會的共建與共治活動實現利益共享,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政府和部門可通過及時回應和化解個體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健全民意表達、志愿參與、協商議事等機制,推動基層治理方式從“靠政府”向“靠大家”轉變,是基層社會治理向更具凝聚力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邁進的新舞臺。
二、存在的問題
制約我市城市有機更新的主要問題在于:
一是理念認識不足。我市目前城市更新的認識仍僅停留在以傳統的立面修繕、基礎設施改造為主,對城市有機更新對帶動經濟發展、提升城市活力、創新社會治理的認識不足,直接導致市南、市北等老城區活力不斷下降,人口不斷流失。以市南為例,市南區是山東省第一個財政收入突破百億的區市,但對城市更新的認識不足,導致了中山路片區改造長年無法啟動,團島片區雙星花園等高層電梯大多到期無法使用,人口不斷流失,目前市南區老齡化率已高達*%。東部沿海位置極佳的福泰廣場等寫字樓半數電梯報廢、啟動更新緩慢,停車設施緊張,無法滿足現代化產業需求,陷入企業外遷、空置率提高、設施無人維護愈加陳舊、更多企業外遷的惡行循環。東部商圈的陽光百貨、百麗廣場歇業多年。市南區也成為全省第一個財政收入倒退回百億以下的區市。
二是體制機制不順。早在*年深圳市就頒布了《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規定了“拆除重建”、“功能改變”、“綜合整治”三類更新模式。上海、廣州也分別于*年出臺了擱置的城市更新條例,推動城市更新不斷深入。但我市目前缺少城市更新方面的頂層設計,長效機制尚未確立。城市更新具有涉及面廣、聯動性強的特點,從項目申報到批復實施,涉及多個環節和部門,各部門職能分散,具體工作銜接難以有序開展。以老樓加裝電梯為例,加裝電梯共前期審批共涉及自然資源、建設、財政、市場監督、城市管理、消防、街道社區等*個部門,需要供水、排水、供氣、供電、供熱、通信、有線電視*個公用事業單位參與,程序復雜,造成除軍隊宿舍外,全市*年加裝完成不超過*部,廣州市*年約完成*部,差距明顯。
…… 此處隱藏181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