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11002:寫材料用典: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11002:寫材料用典: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
寫材料用典: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
【例文】“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貪圖安逸,最可貴的是憂患長存。“我們黨是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因為深知“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所以堅持“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中國國防報《保持“當那天真的來臨”的憂患意識》)
【典故】出自明代徐禎稷《恥言》,夫憂先于事者,不入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故順而不慆,泰而能常。
【釋義】意思是,事先憂慮就不會陷入憂慮而被動,事故發生才憂慮,補救都來不及。比喻做事要未雨綢繆、防范在先。
【賞析】歷史的經驗教訓一再告誡我們:越是在成就輝煌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是在享受勝利的時候,越要牢記“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慘痛教訓。看不見危險是最大的危險。知險才能避險,有備才能無患。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作結論報告,在講“準備吃虧”時一口氣列了17條可能出現的困難。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外部環境、黨的建設等領域重大風險,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確要求。“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防范化解風險,要強化底線思維,善于運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牢牢把握主動權。
【用法】主要適用于領導干部大會講話,側重強調防范和化解風險,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立底線思想,增強憂患意識,注重從小事著眼、大處入手,及時補齊工作中的短板弱項,防止小問題演變為大問題、小管涌演變為大塌方。
范文(www.x1762.cn)收集整理,每天更新海量優質范文,讓寫材料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