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教授在書院招生宣講會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教授在書院招生宣講會上的講話》。
我今天主要是來給大家鼓一鼓勁兒,因為我認為**書院真正代表著咱們的教育方向,下面我要認真地闡述一下這個道理。在收到書院的邀請時,我在半小時之內,就把題目報了出來,這就是“**書院的‘教’與‘學’”。我的發言內容包括“一個緣起,三個層級,五個步驟”:一個緣起,是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思考;三個層級,是說現在高校里邊都存在著三個層次的教育;五個步驟,則是我對**書院教育理念的一點思考。
一、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反省
從哪兒說起呢,我先給娃娃們真誠地匯報一下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反省。雖然教師是一種職業,但我畢竟首先是一個人,我應當從人的角度來反省這個問題。因為這里有一個大前提,我把這個大前提給大家提出來,咱們就可以看到這個民族有非常深厚的傳統。《詩經?大雅》說“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哲婦”自然是指蘇妲己,“哲夫”則指的是像周公這樣的人。在孔子將要去世的時候,也曾作《曳杖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孔子的弟子子貢說:“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這里就引出來一個概念,叫做“哲人”,“哲人”和咱們所說的哲學家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究竟在哪兒?我建議大家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德里達到中國來訪問,說了一句:中國沒有哲學,但是中國有思想。結果中國哲學界馬上就開始討論中國哲學的合法性。作為民族自尊心,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2007年的時候,在武漢大學開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復旦1978級入學,在美國任教三十多年且拿了終身教授,現在北師大兼職的倪培民教授,他說在海外一看到大陸在討論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就羞愧得無地自容。原因是什么?他說這就像是棄兒乞求認領一樣的心態(真正的民族自信根本不需要這樣來表達),但實際上這個問題也非常好破解。中國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哲學家,但中國有一代代的哲人,哲學家和哲人的區別在哪?哲學家創造了一套理論體系,但這個理論體系可能體現在他的生活中,也可能根本就不體現。這就是以哲學為職業的哲學家。
…… 此處隱藏1081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