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積極探索“人文型政協”建設 促進政協工作創新發展——市政協秘書長交流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積極探索“人文型政協”建設 促進政協工作創新發展——市政協秘書長交流發言材料》。
在全國政協、*省政協的指導和中共*市委的領導下,*市政協把握政協性質定位,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積極創建學習型、創新型、人文型政協織組,尤其是充分利用政協和中山的優勢,激活“人文型政協”要素,強化特色,增強動能,擴大人民政協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創新發展。
一、把握政協定位,揚優勢,固根本,構建價值導向鮮明的中山政協組織文化體系
人民政協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專門協商機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推動創新發展中有獨特的優勢。中山人杰地靈,英才輩出,孕育了一代偉人孫中山。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涵養了中山民主、博愛、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文化氣質。作為孫中山先生家鄉的政協組織,用好政協和中山自身的優勢,走出一條有中山特色政協的新路子,是中山政協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2012年2月,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明確提出“團結奮進,努力開創中山特色人民政協新局面”的工作總體目標,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政協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凝聚共識、建言資政上雙向發力,精心組織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政協委員與市長協商座談會、提案、調研視察、文化文史等各項履職工作,緊貼新形勢、新使命,賦予協商議政新內容、新形式,各項履職工作扎實推進。如堅持了30年的政協委員與市長協商座談會,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各民主黨派、委員代表與市政府正副市長、各有關部門、鎮區負責人開展專題協商,形成“1+1+N”的協商模式,即每次會議一個協商主題、一份主題報告、若干個分項發言,市長作回應講話,市政府對上年度的協商成果運用情況作通報。關于推動古鎮燈飾產業發展、推動孫中山故里5A景區建設、提升城市交通發展水平、加快健康中山等協商成果有效轉化,形成政協“說得對”,政府“做得好”的良好效應。
面對時代的發展,*市政協主席丘樹宏進一步提出:中山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應該有政協的身影、有政協履職的印記,既要做好政協“共性”工作,又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工作,而中山獨特的人文資源,就是政協履職創新的紐帶。2013年,市政協明確以人文型政協建設,進一步培育中山政協人文價值,促進強基固本,其目標導向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協的性質定位,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倡導“天地人和,政協力量”的“和”文化,以“主題年建設+大學習+文化項目”,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搭建學習活動載體,設立“政協文化公益貢獻獎”,激勵委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聯動社會各界,打造人文型政協品牌,助力文化公益、民生公益,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2012年,從“公共生活,禮義垂范”修身行動主題年發端,連續開展了“履職發展創新年”“機關建設服務年”“履職提質增效年”等主題年活動,建立“政協委員學堂”,定期組織委員集中學習培訓,創辦政協《和》雜志,成立市政協委員志愿隊,做好“和事佬”;守正創新,久久為功,深入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成功推動“孫中山文化”由地方決策進入國家戰略;組織形式多樣、題材豐富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公益活動,著力惠民生、增共識、促發展。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人文型政協”建設形成價值導向鮮明,有載體、有項目、有激勵的工作機制,極大豐富了政協的履職內涵,影響力日益凸顯,奏響了中山政協“天地人和,政協力量”的人文之聲。
二、突出“人文型政協”“人”的主體作用,打造“文化公益”品牌,攜手描繪“天地人和”美好畫卷
…… 此處隱藏213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