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511:寫材料用典: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511:寫材料用典: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
寫材料用典: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
【例文】“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要善于及時解決細微的、苗頭性的問題,把隱患化解于無形。要善于“小題大做”,不因事小而不糾,才不會因小失大。杯水風波可能會引起滔天巨浪,針尖大的窟窿眼也能透出斗大的風。如果棄微求著,不僅于事無補,甚至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和損失。(中國國防報《無事常如有事時》)
【典故】出自漢代司馬相如《上書諫獵》,蓋明者遠見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釋義】萌,萌發;形,出現;隱微,隱蔽、細微;忽,忽視;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萬一屋瓦墜落傷身。意思是,聰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危險還未露頭時就能避開它,災禍本來就多藏在隱蔽細微之處,而暴發在人忽視它的時候。所以俗語說:“家里積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說的雖是小事,卻可以引申到大的問題上。
【賞析】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杰出的政治家。漢武帝雖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費、貪戀女色、沉湎于游獵等方面,并不輸于昏君。司馬相如寫了這篇諫獵書,勸諫與奉承結合向武帝諫言,以提醒其越是形勢好的時候,越要強化憂患意識,保持頭腦清醒、思想警覺。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進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催化劑和動力源。“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任何問題或事故的發生,都有一個由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個人都應立足崗位實際,強化憂患意識,善于見微知著,越是平安無事時,越要像有事的時候那樣提高警惕,這樣即使發生意外,也能夠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 此處隱藏30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