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508:寫材料用典: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508:寫材料用典: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
寫材料用典: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
【例文】在“心態”上下功夫。“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事件越是緊急,處置的時候越不能“眼迷”“手抖”“腿軟”。在高負荷、高壓力的狀態下要冷靜研判風險態勢,正確化解風險。通過在“精準拆彈”實戰中反復磨礪,錘煉面對復雜局面的心理承受力,真正做到遇險不慌、泰然處之。(學習時報《領導干部要學會“精準拆彈”》)
【典故】出自戰國墨子《墨子·七患》,故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兇饑;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城郭不備全,不可以自守;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
【釋義】卒:同“猝”,指突然事變。意思是,所以,糧倉中沒有預備糧,就不能防備兇年饑荒;兵庫中沒有武器,即使自己有義也不能去討伐無義;內外城池若不完備,不可以自行防守;心中沒有預先考慮應對事變的方法,就不能應付突然變故。現在指做任何事情都要準備好應付各種變化的方案。
【賞析】《墨子·七患》既有軍事思想,也蘊含人生哲理,突出強調了“有備無患”、“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墨子認為,充分的儲備和準備是保證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前提,也是防止外來侵略、成功實施“防御軍事”的基本條件,尤應引起重視,故稱“備”為“國之重也”。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禮記·中庸》中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事事早做打算、未雨綢繆,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在天災人禍突然出現的時候沉著冷靜、從容應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道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人們在做事為人時只有精心規劃,預于先,備于前,而后才能披荊斬棘、順利前進。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牢記“防患于未然”之古訓,立足于可能性的復雜,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
…… 此處隱藏22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