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例文】“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沒有比隱暗處更易表現,沒有比細微事更易顯露。君子慎獨,須時刻警惕別人未聽聞、難覺察之處。每個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要做到為自己負責,就需要在“獨知處”用功,“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及時祛除偽邪丑惡的萌芽,不斷正本清源。(中國紀檢監察報《在獨知處用力》)
【典故】出自《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 其所不聞。
【釋義】意思是,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更需謹慎、小心。比喻君子修身是時時刻刻的事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賞析】“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慎獨,作為一種根植于內心的修養、一種無需提醒的自覺,是我國古代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修養方法。幾千年來,先賢們都把“吾日三省吾身”“不自欺”“暗室不欺”等看作“慎獨”的一種表達。清代官員葉存仁離任之際,僚屬們臨別饋贈禮品,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來。葉存仁見狀,賦詩一首,拒禮而去:“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因為對有道德的人來說,已經把“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畏人知畏己知”化為了自己的堅定信念。”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慎獨,就是要與己赤誠相見,與私心斗爭、與貪欲較量。縱觀那些走上歧途的黨員干部,往往在面對誘惑時,或以“下不為例”原諒自己,或以“小節無礙”寬待自己,或以“僅此一次”放縱自己,最終走上不歸路。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常修慎獨之功,不斷加強自律,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好筆桿子網www.x1762.cn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風廉政類、警示教育類講話,側重強調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增強慎獨意識,守牢底線,不碰高壓線。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