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市委辦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兩篇(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各一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市委辦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兩篇(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各一篇)》。
同志們:
剛才大家結合前一段時間的工作交流了感想體會、分享了心得收獲,每名同志都做了很好的發言,從中可以看出大家的辛勤付出。*副主任提出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我都同意,大家要抓好落實。我們文字小組自3月底成立以來已經開展了3輪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運行平穩,能夠承接起書記專題會、書記參加的議事協調會的紀要工作,成績值得肯定。但是,通過多方了解情況,我認為目前小組還僅僅是承接得住這項工作,距離“做得好”還有一定差距。關于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上次開會時我已經講了。這段時間大家也看到了,書記對報送過去的紀要都是認認真真、一句一字改的。一個省委常委、省會城市的主官況且這么重視文字,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把文字工作做好。借此機會,我對大家提三點要求:
一要用更嚴標準要求自己。古人把職業等級分為“奴、徒、工、匠、師、家、圣”七等,我們從事文字工作的也可以套用。“奴”,指的是那些不想寫、不愿寫卻又“不得不寫”的人,主要說的一種抵觸、逃避的態度。“徒”,指的是經驗不足、筆力不夠、筆法青澀卻又很有學習熱情的人,即有“態度”缺“能力”。“工”,指的是那些只懂得按樣稿、按套路去寫,寫出來的材料規規矩矩、板板正正、缺乏鮮活感創造性的人。“匠”,指的是那些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法,在文字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師”,指的是那些在寫作上有能力、有經驗又善于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家”,指的是那些在寫材料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并有較高聲望的人,例如胡喬木這種大“筆桿子”。“圣”,指的是那些已經不是在用筆寫材料、完全超越超脫于“寫”的人,大家讀《毛選》《鄧選》就會感觸到。
雖然在現代,“工匠”是一個詞,但在古代,“工”與“匠”有著嚴格的區分:大體來說,“匠”是專業的,“工”是打雜的。比如:大伙兒一起蓋房子,搬磚的、和泥的是“工”,砌墻的、抹灰的是“匠”。“匠”以精品文章為追求,以精益求精為特質,他們的勞動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和創造性,不再是簡單勞動。從大家的工作來看,大部分同志目前處于“工”這個層次:在內容上,基本上是把文字湊在一起,缺少必要的提煉、加工和美化;在程序上,還有賴于后續環節的把關、修改,否則達不到報送書記的質量標準。希望大家進一步端正態度、對自己嚴格要求,盡快從“工”成長為“匠”,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個個都能夠獨當一面。在此對大家提個要求,今年國慶前,每個人起草的紀要都要達到能夠直接報送書記的質量標準。下一步,計劃建立考核機制,比如參照書記改動的比例進行打分,并且強化考核結果運用。關于考核,斯豪和大同可以會同人事科進行研究,也歡迎大家提出建議。總之,雖然紀要本身沒有多少可供發揮的空間,但我們仍然要在有限的空間內把工作做到極致。打個比方,一個人長得什么樣是爹媽決定的,但是穿著打扮、形象氣質卻是造型師、化妝師決定的。我們要當好這個“造型師”“化妝師”,決不能把“素顏”的材料給領導報過去。
…… 此處隱藏448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