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微治理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微治理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堅持黨建引領,從小處細處入手,用“微”的理念創新舉措,鞏固提升“**經驗”,探索“一網九微”鄉村治理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被授予全省首屆“平安杯”,成功躋身中國“最具幸福感百佳縣市”,走出一條鄉村善治新路子。
一、固“微”強基,優化治理網格
充分整合黨建、民政、綜治、信訪、應急等各類網格,織密建強黨建引領一張網,把黨的領導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各方面,讓基層黨組織成為老百姓的“主心骨”,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是科學劃分網格。按“就近、就便、就小、就熟”原則,將**縣412個村(社區)劃分為18769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管理10至15戶,覆蓋所有農村人口。形成黨建引領下的“鄉鎮—村(社區)—大網格(村民小組)—微網格”四級鄉村治理體系。
二是配強網格力量。以村(居)民代表網格長、黨員為主體,整合網格內入黨積極分子、退役軍人、“五老”人員、新鄉賢能人等充實微網格力量,選出政治素質過硬、文化水平較高、政策業務熟悉、溝通能力較強、群眾基礎較好的,擔任微網格員,推動治理力量下沉。
三是規范網格管理。微網格長組織網格員,通過“周聯系、月走訪”,聯系服務農戶、即時化解問題,對現場化解不了的問題,梳理形成“民情臺賬”,實行“四方會診,三級化解”,即:村“兩委”每周召開一次民情碰頭會,對問題進行化解;村里化解不了的,由鄉鎮每半月召開一次民情例會;鄉鎮化解不了的,由聯鄉縣領統籌縣直部門負責人、駐村工作隊員、鄉鎮和村干部,每月到鄉鎮、村召開“四方會診”民情化解會,讓“細事不出網、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據統計,2022年,該縣化解村民各類事務近20萬件,其中95%以上在村內化解。
二、聚“微”成炬,提升治理效能
采取“黨抓統籌、社會協同、群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多元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完善村規民約“微自治”。由村黨組織牽頭,聚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聚焦樹新風、治陋習,聚焦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圍繞當前鄉村治理中的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院落懇談、問卷調查、網上征集等方式,全面提取民意、匯集民智,在鄉鎮司法部門全程指導下,全縣412個村(社區)修訂了群眾認可、管用有效、各具特色的《村(居)規民約》,讓群眾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違反了怎么辦”“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做得好怎么獎”。
二是推行實時在線“微調解”。在鄉鎮常態化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坐班接訪,構建“鄉鎮主導、村(社區)主體、微網格為支點”的多元化矛盾風險排查化解機制。在村(社區)設立“金牌調解室”、培育“金牌調解員”,通過坐班值班、公開聯系電話、建微網格群等方式,全天候24小時為群眾提供矛盾糾紛、治安防范等服務。2022年以來,全縣訴前調解數同比上升16%,接警數同比下降32.93%,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8.5%,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9%。
三是建立村務專卡“微監督”。創新推廣“村務卡”結算制度,由商業銀行為每個村辦理一張“村務卡”,對村(社區)組織的日常辦公費、會務費、水電費、差旅費、印刷費等非生產性支出,全部納入“村務卡”結算。一張“村務卡”綁定持卡人(報賬員)、村書記、紀檢員3個人,每一筆開支即時提醒、實時跟蹤,定期在村務公開欄公開,讓村務消費公開透明、網上留痕、消費存跡、全程監控,真正管住村(社區)的“錢袋子”。
三、強“微”興業,破解治理難題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發展的辦法解決基層治理難題,每年將80%以上的財力投入民生事業,大力實施民生項目、發展特色產業、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群眾收入,努力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 此處隱藏89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