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移風易俗典型經驗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移風易俗典型經驗介紹》。
去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針對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等突出問題,創新建立“三個三”工作模式,加大移風易俗改革工作力度,大力破除陳規陋習,文明新風蓬勃興起,被列為市級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工作重點示范縣。
一、建立三項機制,構建良好工作格局。注重建章立制,營造黨政主導、上下聯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組織領導機制。健全縣鄉村三級書記抓移風易俗工作機制,縣委常委會定期研究部署移風易俗工作,建立完備的組織機制和聯席會商制度,加強統籌協調和調度推進。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機制。制定出臺了《**縣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方案》,明確了12項正面清單和10項負面清單任務,讓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循、有形可抓。將移風易俗作為政治要求、紀律規定,完善領導干部“兩報告一承諾”制度,組織黨員干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5000余份。三是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將移風易俗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年度考評,作為推薦評選文明村鎮、文明單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前置條件,開展移風易俗精品示范村創建評比,樹立獎優罰劣的鮮明工作導向,以強有力的力度推動落實。
二、突出三個注重,提升示范引領質效。高標準推進示范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及面、點面結合推動移風易俗提質增效。一是注重示范引領帶動。安排40家市級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推進2個移風易俗示范鄉鎮和86個示范村建設先行先試,打造了“黨委書記熱線”“說事工作室”等陣地平臺,加大陳規陋習治理力度,示范帶動移風易俗改革全域推進、多點開花,培育鄰里和睦、鄉村和諧的文明新風。二是注重提升改革實效。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改革,弘揚婚嫁文明新風,在羊獅慕景區建立了婚事新辦網紅頒證地,206個農村互助養老之家建成并投入使用,覆蓋率達80.47%,服務留守、獨居等困難老年人5000余人,建成城鄉公益性公墓422個,遺體火化等五項免費政策受益人員9000余人、受益金額1000余萬元,禁燃煙花、禁放鞭炮、禁燒祭品等“三禁”工作持續開展。開展賭博專項整治行動,查處涉賭案件7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64人,收繳賭資17萬元。開展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專項檢查20次,引導群眾依法參與宗教活動,大力破除封建迷信。三是注重打造特色亮點。堅持因村施策、因勢利導,重點圍繞“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打牌賭博、封建迷信”攻堅破題,加速形成可學可鑒的經驗成果,打造了瓜畬鄉新安村厚養薄葬、楓田鎮車田村“紅心積分”德者有得等精品示范點,關愛困境兒童項目獲評全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長者幸福食堂”項目入選全省示范性重點志愿服務扶持項目。
三、堅持三個結合,營造文明鄉風民風。堅持德治教化、宣傳引導,不斷提高群眾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弘揚時代新風。一是堅持理論宣講和文化活動相結合。持續打造理“響”**宣講品牌,緊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題主線開展理論宣講活動700余場,鑄牢群眾思想根基。以崇文重教為導向,建立了幸福教育促進會,籌集2000萬元資金獎教助學,推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堅持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開展《八梭戒賭》、《拯救》等地方特色小戲、小劇編排創作及送戲下鄉活動,運用新媒體制作婚俗改革公益片展播,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十提倡十抵制”等內容,引導群眾自覺踐行文明新風。二是堅持德治和自治相結合。累計獲評“中國好人”7人、“江西好人”14人、“**好人”24人,開展“好人故事會”、“好人事跡展”活動100余場,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弘揚崇德向善文明新風。強化村民自治管理,教育引導群眾崇德向善,全縣261個村建立了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協會“四會”組織,248個村制定了村規民約,發布“道德紅黑榜”433次,其中紅榜表彰523人次、黑榜曝光428人次。三是堅持文明實踐和移風易俗相結合。堅持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設立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圖文并茂宣傳移風易俗制度規定,展示特色經驗做法。建立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1772場,惠及群眾5.4萬人次,傳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