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村級黨員積分制管理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村級黨員積分制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去年以來,我村堅持“三三三”積分制管理,創新開展黨群服務積分兌換工作,有效激發黨員引領示范、群眾廣泛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村村民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
一、“三式”抓管理,破解治理合力不強的問題
為破解農村黨員活動難組織、帶頭作用難發揮、服務群眾難量化、“干部干、群眾看”等難題,堅持“常規、動態、延伸”三種管理方式,激發基層治理內生活力,凝聚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一是常規管理,讓黨員教育有“精度”。全面推行“425”工作法,即4類黨員、2項賦分、5步評定,實行一月一申報,一季度一評定,一年一周期,讓黨員“靠行動積分,憑積分說話”,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為民服務的熱情。
二是動態管理,讓黨員教育有“溫度”。聚焦服務和治理精準發力,組建“1+3+3+X”黨員教育矩陣,即堅持支部引領,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一約四會“三大”平臺,結合黨員聯系農戶、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承諾踐諾“三項”舉措,設立政策宣傳、幫辦代辦、關愛老弱、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多個志愿服務項目,引導黨員認領服務、展示形象。
三是延伸管理,讓黨員教育有“深度”。以全民參與為突破,將黨員積分延伸擴展為黨員群眾共同積分,成立黨群服務積分管理工作組,緊扣“全、細、嚴、硬”四字,制定《黨群服務積分管理制度》和積分設置表,進一步激發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全村形成群策群力、群治群管的良好氛圍。
二、“三化”強運用,破解治理動力不足的問題
為切實推動黨群服務積分制落實落地,讓積分制度更具生命力,突出實用實效,在積分運用上下功夫,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群眾的生機活力。
一是積分指標多元化。黨群服務積分分為固定任務積分和獎勵積分兩種,并根據黨章黨規和村規民約科學設置“學、思、踐”三大類積分項目,激勵黨員群眾充分發揮能動作用。
二是積分發放規范化。建立黨群服務積分管理臺賬,堅持“專人管理、事事記錄、分分對應”,保證每一分都有據可查,一季度一公布,張榜亮分,接受黨員群眾監督。同時,制作積分卡,獲得積分以積分卡的形式發放,一事一發放,積分卡可累積、可轉贈。
三是積分兌換人性化。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選擇2家超市作為積分兌換點,黨員群眾持積分卡到兌換點即可兌換生活物品,以滿足群眾需求之實效,讓“積分兌換”真正落到實處,切實增加群眾參與度、滿意度和幸福感。
三、“三轉”提成效,破解治理“新”格局形成難的問題
自開展黨群服務積分工作以來,成功喚醒了村民們的“主人翁”意識,基層治理形成群策群力、同心同行的新局面。
一是“單向付出”轉化為“雙向互動”。黨群服務積分兌換模式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響應。服務化為積分,將服務的受益人群延伸至服務者本身,使“單向付出”轉化為“雙向互動”,無形之中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壯大了志愿服務的隊伍。
二是“清單指導”轉化為“激勵引導”。通過積分獎勵、實物兌換的新方法新載體,黨員群眾從過去的凡事“要我干”轉變成現在的遇事“我要干”,有效激發了黨員群眾的內生動力,為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
三是“黨員干群眾看”轉化為“黨員群眾一起干”。通過開展積分制管理,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排查、環境整治、文明勸導、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真正形成“沒有局外人、沒有旁觀者、沒有過路客”的治理格局,構建全民參與基層治理的新體系。
積分制管理工作是集綜合性與細致性于一體的工作,歸根究底是要想方設法將簡單的分值轉化成服務群眾、造福群眾的實際行動,讓“積分”效應最大化。村黨支部提出的“黨群服務積分”管理尚處于試運行階段,下一步,將不斷完善、更新、細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力爭將其打造成為激發群眾投身基層治理的工作品牌,讓“小積分”發揮“大效能”,為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賦能增效。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