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能力作風建設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能力作風建設工作匯報》。
去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大力弘揚**精神、鐵人精神等優良傳統,全力打造能力作風過硬“鐵人式”干部隊伍,以能力再提升、作風再優化,加快建設“三個城市”、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排頭兵。
一、壓實“三級五崗”,形成責任共擔工作格局。一是市級堅持以上率下,市領導統責。市級四個班子領導既掛帥又出征,各級黨委(黨組)書記帶頭講黨課、“走流程”,示范帶動全市各級機關和廣大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轉變作風。市委主要領導認領“數字經濟起步突破攻堅”項目,指導形成《加快**數字經濟發展賦能“三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4)》《**市數字經濟起步突破攻堅行動工作方案》,完成數字**中心項目建設,該項目在2022世界5G大會應用揭榜賽上獲全國三等獎。市政府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切實做好疫情期間工業企業生產保障,目前全市528家規上企業運行良好。二是處級領導領責,分管領導分責。各縣(區)、市直部門班子成員分工協作、合力攻堅,主要負責同志定期組織匯總分析、會商研判工作進展情況,分管負責同志多措并舉推動提能力轉作風見行見效。其中,肇源縣建立“四個體系”大數據平臺,將縣級96項、鄉鎮(街道)468項、縣直部門462項重點任務全部錄入系統,通過數據圖形分析、即時通話連接、任務進度共享、督辦意見直達等方式,推動重點工作即時落實。三是科室長擔責,承辦人員盡責。責任科室(部門)人員對落實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承擔執行職責,科級干部人人知責、具體承辦人履職盡責,層層傳導壓力抓好落實。市委組織部從問題導向出發,確定考準考實干部政治素質、完善落實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機制、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等9方面攻堅破難課題,按照各科室分工集中攻堅,課題均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堅持問題導向,形成清單推進工作模式。一是緊盯“問題清單”整改蓄能。以能力不足、作風不優“兩本臺賬”為抓手,堅持舉一反三、深刻檢視反思,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真查實改,加力解決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通過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加強污水治理利用、強化監督執法檢查、處罰違法行為等措施,安肇新河聯通水系管控、肇蘭新河源頭青肯泡污染、“兩高”項目節能審查手續不全、規模化養殖場污染周邊水體、違法占用耕地、夢幻城地塊盜挖黑土等6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其他問題正在有序推進整改。特別是針對招商政策研究不透、科學決策能力不足問題,構建實施“1+5”招商引資政策體系,截至2022年11月,簽訂正式投資協議項目146個、簽約金額424.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簽約金額400.1億元。二是緊盯“攻堅破難清單”注重實效。圍繞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市級領導包聯17項攻堅破難項目、縣處級領導包聯539項督辦項目,上下聯動抓好重點任務推進。目前,“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中心”云上試運行,“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專項行動扎實開展,89戶重點企業納入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主動對接84所省內高校和市內技工院校,積極留住、引進人才,實施“市縣委書記進校園”活動,駐慶高校畢業生留慶率提高至9.8%。三是緊盯“創先晉位清單”實現提升。堅持責任擔當、主動跳起摸高,分層分級實施創先晉位項目,在全市掀起比學趕超熱潮。目前,全市累計完成國家級、省級創先爭優項目344項,**獲評全省首批申建自貿試驗區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年度評估進入全國前15名。完成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689.82萬畝、占全省面積31.2%,作業監測面積全省第一;“凈網2022”專項行動扎實開展,考評獲得全省第一。
三、堅持人民至上,形成惠企惠民工作成果。一是解決訴求,提升企業滿意指數。發揮企業訴求回應“碼上響應”平臺作用,企業通過掃碼即可將訴求反饋到有關部門,實現1天響應、3天回復。發揮“6178890政策服務熱線”作用,專人負責涉企政策咨詢服務,既解釋政策,又回訪企業,實時回應企業需求。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發建設“碼上入企”平臺1.0版,打造“三庫四模塊”功能,通過平臺數據匯聚研判,實現部門執法進企掃碼“云”操作、過程同步“云”備案、企業事后“云”評價。二是優化環境,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圍繞企業開辦、政策兌現等10個方面創新工作舉措,率先在全國開展預約賬戶試點、企業無需到銀行也可辦理開戶,增值稅留抵退稅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印發《**市提升以信換貸便利度工作制度》,出臺“9條金融產業政策”“7條金融激勵政策”,支持企業貸款854.6億元、同比增長8.2%,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三是深化服務,提高群眾辦事便捷度。拓展“互聯網+”政法服務,新增網上辦事項目10項,積極探索“四所一庭”“網格+司法”聯動調解、“民事檢察服務窗口”等模式,推動司法服務無縫對接、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司法服務能力水平。全面完成醫保綜合柜員制改革,合并精簡經辦表格5項,精簡優化經辦環節12項,開通“12393醫保服務熱線”,完善“掌上服務大廳”建設,上線公共服務“單位網廳”和“個人網廳”,配備醫保自助查詢一體機,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讓百姓辦事更加便捷舒心。“黨風政風熱線”**專場共解決供水供熱、道路交通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64個,群眾滿意率達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