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社區治理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社區治理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扣中央、省委、市委抓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堅持以“群眾有需求、社區有回應、單位有活動、服務有實效”為工作理念,以創建“紅動**·五宜善治”黨建品牌為工作載體,不斷提升服務基層群眾工作水平,著力打通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社區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組織破題,構建宜居社區。突出黨建引領,優化組織設置,以組織提質推動宜居環境構建。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縣委書記帶頭領題“紅動**·五宜善治”城市基層黨建課題研究,牽頭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實地解決重難點問題。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出臺五宜善治創建要點,建立周調度、月提示、季度總結制度,集中精力抓好城市社區黨建。二是優化網格管理。全面推行“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社區治理管理,健全完善“縣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五級組織鏈條,推動黨建網格與社會治理網格一體化。累計靈活設置城市社區網格162個,同步組建黨小組。三是深化紅色物業。深入實施紅色物業工程,引領社區、業委會、物業協同發力,保障轄區停車有序、消防通道暢通、小區干凈整潔等,提高綜合服務水平。累計培育紅色物業3家,覆蓋小區3個。
二、就業破局,構建宜業社區。堅持統籌資源,聚集要素保障,以產業振興推動宜業環境構建。一是振興產業發展。大力推廣黨支部領辦集體合作社,持續深化“六共”機制,引導和支持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承接家政服務、物業管理、建筑施工、綠化保潔等有償服務,提高城市社區就業質量。累計組建集體經濟合作社7個。二是拓寬就業渠道。逐戶逐人摸排社區居民就業情況,建立勞動就業動態臺賬,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定期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和就業崗位推薦,落實穩就業惠民生政策。累計開展就業技能培訓57期6200人次,幫助解決社區弱勞動力、半勞動力穩定就業300余人。三是增強創業扶持。深入推進“四安家園”建設,堅持低價租賃和三年不漲租金原則,提供咨詢、場所、資金和政策支持等一站式創業服務,幫助搬遷群眾創業致富。累計落實“青扶貸”“創業援助”等各類扶持政策資金390多萬元,建立創業孵化基地11處,幫助搬遷群眾自主創業171戶。
三、服務破壁,構建宜養社區。完善制度建設,優化服務功能,以服務增效推動宜養環境構建。一是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組織工會社會工作者和西部計劃志愿者等,定期開展愛心陪伴等活動。累計組織開展各類活動120場次。二是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整合縣直部門資源打造15分鐘醫療圈,組建醫療服務隊定期開展義診、免費“兩癌”篩查、體檢等大健康行動,完善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慢性病管理隨訪等服務機制,推動大病患者享受就醫綠色通道、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服務。累計組織開展義診、上門服務600人次。三是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持續發展壯大社區志愿服務隊伍、春暉使者隊伍和“五老”隊伍等,重點服務好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群體、低保家庭、矯正對象、留守兒童等,提供上門理發、親友視頻、網上代購等多樣化服務。組建各類志愿隊伍54支,為老人上門辦理各類日常事項1200余項。
…… 此處隱藏40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